宝宝缺什么?快收藏吧! 缺乏矿物质元素的警示信号
钙:食欲不好,夜睡不安、骨骼变形、关节肿大、鸡胸、罗圈腿。
铁:烦躁、不爱活动、精神不好、食欲不好、脸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较慢,记忆力减退,容易腹泻,严重的表现出“异食癖”。
锌:舌味觉功能减退,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并且不容易愈合。严重缺锌的宝宝,还可出现“异食癖”。
碘:学习能力差,肥胖,记忆力差。
镁:肌肉抽搐,出现定向障碍。
磷:发育慢,牙齿不健康。
缺乏维生素的警示信号
维生素A:夜晚视力减弱,易肠道感染,皮肤干燥粗糙,出现多种皮肤色斑。
维生素B1:缺乏食欲,记忆力减退,易怒,易疲乏,心智灵敏度减退,严重的还会呕吐、腹泻、生长速度慢、消瘦或体重下降、声音嘶哑。
维生素B2:口角发生乳白色糜烂、裂口和张口出血,伴疼痛和灼热感,喉咙疼、干涩难受,鼻、嘴、前额和耳朵周围皮肤呈鳞状,对光敏感。
维生素B12:胳膊和大腿酸痛,嘴感觉酸痛,行走困难,四肢感觉发麻,记忆力减退,口吃,反应慢。
维生素C:皮肤上经常出血点,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经常患呼吸道疾病,流鼻血,关节痛,伤口愈合慢。
维生素D:头骨发软,关节肿大,骨骼脆弱,鸡胸,罗圈腿。
维生素E:早产或出生体重较轻的婴儿可能出现贫血。
维生素F:头发易断,皮肤干燥,指甲易断。
受用一生的维生素
眼干涩:缺维生素A、胡萝卜素
口臭:缺维生素B6、锌牙齿不坚固:缺维生素A、钙、铁
唇干燥、脱皮:缺维生素A、B2贫血、手脚发凉:缺维生素B6、铁叶酸
易疲劳、精力差:缺维生素B1、B2、B6脱发过多、头皮屑过多:缺维生素A、B6、锌、钙
头发枯黄、分叉:缺维生素E、铁黑眼圈:缺维生素A、C、E
出现色斑、黄褐斑:缺维生素C、E、叶酸皱纹出现早、多:缺维生素A、C、E、硒
皮肤无弹性、无光泽:缺维生素B1、B2皮肤干燥、粗糙毛孔粗大:缺维生素A、B6、锌
发育迟缓:缺维生素A、B1、B2
视力差、眼睛怕光、干涩:缺维生素A、B1、B2、硒
虚汗、盗汗:缺维生素D、钙、铁舌头紫红、嘴角烂:缺维生素B3、B6
为什么婴幼儿最易缺乏的是铁、锌、B族维生素、钙?
一方面: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大。
从人脑重量的发展来看,出生第一年增长最快,刚出生的小宝宝脑重约为克,是成人脑重(约为克)的1/3。9个月宝宝约为克,是成人脑重的1/2,几乎增加了1倍。3岁宝宝约为克,是成人脑重的2/3,约增加了2倍多。7岁时脑重达克,是成人脑重的9/10,约增加到出生时的3倍多,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由此可知,婴幼儿时期是脑重发育的最快时期,要求补充高质量的营养素。
二方面:摄入不足。
B族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粗米、粗面中,宝宝没有机会摄入,宝宝可以添加富含维生素B的酵母颗粒。
锌: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速度比较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高。然而,现在很多宝贝都养成了挑食的习惯,由此在饮食上摄锌不足,这是导致婴幼儿锌缺乏的主要原因。除此,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易引起缺锌,因为植物性食物含锌少。另外,经常吃加工过细的谷物,由于锌损失过多也易引起缺锌。母乳中含有较多的锌,而且吸收利用率高,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婴幼儿缺锌。人工喂养的婴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在出生早期适量补充锌剂。
钙:婴儿正处于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钙的需要量比成人多;此外,在神经传导、肌肉运动、血液凝固和新陈代谢等方面都需要钙质的参与。因此,就要及时而适当地给婴儿补充钙质。母乳虽然含钙量低于牛乳,但钙、磷比例合理,比牛乳更易吸收,所以提倡母乳喂养。
铁:母乳和牛乳中含铁量均较低,如不及时在4个月时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发生铁摄入不足现象。6个月到3岁是缺铁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尤其是2岁宝宝发病率最高。因为这个年龄段要求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必须习惯吃半固体、和固体食物,但很多宝宝依赖奶制品到1.5岁或2岁,导致饮食中严重铁不足。
三方面:吸收障碍。
主要针对铁元素,铁吸收障碍是我国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体中的铁以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存在,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大于非血红素铁。动物性食物属于血红素铁(如瘦肉、肝、动物血等),吸收率高达22%—25%,植物性食物属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只有1%—3%,值得一提的是,鸡蛋中所含的铁是血红素铁,含量丰富,但因含磷较高,吸收率仅达3%。但是动物性食品脂肪含量较高,瘦肉、肝、动物血会有瘦肉精和抗生素的残留,这些都会增加宝宝肠胃负担,甚至会引起腹泻,所以6个月到3岁是缺铁高发的年龄段,尤其是2岁宝宝。6个月到3岁应适当补铁。从肝脏和动物血中纯生物提取的高纯度血红素,去除了脂肪、蛋白质、残留的瘦肉精及抗生素,添加到米粉和分散片中,高纯度血红素+米粉,吃一样补两样,可有效预防宝宝缺铁;另外,合理的食物搭配,也可提高铁的吸收率,血红素铁就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所以要荤素同吃。
钙的吸收和维生素D有关,维生素D可通过皮肤自行合成,但形成的量与阳光强度、皮肤裸露的面积和照射时间成正比相关,所以应让宝宝多在户外活动,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是最好的补钙方式,但是也要适量。
对于锌元素,宝宝长到4-6个月时,应及时添加辅食,如蛋黄、瘦肉、鱼等含锌较多而又易被吸收的食物,宝宝食量比较小,可适量、间歇地补充生物锌制剂。因为日常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锌,一岁以后的小儿只要注意荤素合理搭配,保证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物,一般不会缺锌。
四方面:先天贮铁不足。
主要针对铁元素。一般新生儿从孕母处获得一定的铁储备,可维持生长发育需要到4月龄,所以在宝宝4月时需添加富铁辅食。一般早产儿、双胞胎、低体重儿体内铁储备均不足,需比足月儿更早开始补铁。如果孕妇贫血或缺铁都会使宝宝铁储备减少,影响生长发育,故孕期补铁对预防婴幼儿缺铁意义重大。
你家宝宝辅食添加对了么?
宝宝出生以后,主要吃乳类食物,但随着宝宝的长大,只靠母乳或奶粉一种食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部营养需要了。因此,必须及时地给宝宝添加辅食,以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新手爸妈们,你家宝宝的辅食添对了吗?
爸爸妈妈请注意宝宝4个月啦!
从WHO(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评价表上不难看出,我国0-4个月的婴儿生长发育曲线走势良好,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标准,但4个月以后相当一部分婴儿的发育却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和中国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识不足以及营养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事实上,婴儿4个月以后就应该重视辅食的添加了。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母乳所提供的营养素能够满足4个月以内婴儿的需要。如果母乳充足的话,则此时期的婴儿不需再添加其他辅食。但随着宝宝的长大,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开始相应地增加,而他的胃容量又是有限的,即便母亲有充足的乳汁,也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了。而母乳中铁、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含量也十分有限,因此宝宝4个月便需添加辅食来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宝宝的辅助食品可分为四大类:谷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品和豆类,以及油脂和糖类。
1.谷类:谷类食物是最容易为宝宝接受和消化的食物,所以添加辅食时也多先从谷类食物开始,如粥、米糊、汤面等。宝宝长到7~8个月时,牙齿开始萌出,这时可给宝宝一些饼干、烤馒头片、烤面包片,帮助磨牙并能促进牙齿生长。
2.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胡萝卜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C,菠菜含钙、铁、维生素C,绿叶蔬菜含较多的维生素B,橘子、苹果、西瓜含维生素C。
3.动物性食品和豆类:动物性食物主要指鸡蛋、肉、鱼、奶等,豆类指豆腐和豆制品,这些食物含蛋白质丰富,也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
4.油脂和糖类:油脂和糖是高热量食物。宝宝胃容量小,所吃的食物量少,热能不足,所以必须摄入油脂、糖这类体积小、热能高的食物,但要注意不宜过量,油脂应是植物油而不是动物油。
爸爸妈妈多小心三大原则四项禁忌 三大原则:
1.小量试喂,逐样尝试 即先加一种,小量开始,逐渐加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淡到浓,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不要几种辅食一起添加,应先试一种,隔3~5天再加另一种。这样可以使宝宝有逐渐适应的过程。
2.注意观察 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看看有无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有湿疹,应停止添加这种辅食。此外,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如大便不正常也应暂停添加这种辅食,待其大便正常,无消化不良症状后,再逐渐添加,但量要小。添加过程中,如果婴儿对一种食品无不良反应时,再添加新品种的食物。
3.要有耐心 宝宝从吃流质食物(奶类)过渡到吃固体食物有一个适应和学习过程。吃流质食物主要是吸吮的动作,而吃米粉等固体食物,更多的要靠吞咽动作,所以孩子刚开始学会吞咽米粉,功能尚不完善,有一部分会吐出来。这并不表示孩子不愿意吃米粉,仍应坚持每天喂米粉1-2次。米粉调稀薄一点,用勺子将米粉放在孩子舌头的前半部分,1周左右孩子就可以适应,吞咽会逐渐顺利。
四项禁忌:
1.忌添加时间过早刚离开母体的婴儿,消化器官很娇嫩,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时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功能。如果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婴儿消化功能的负担,消化不了的辅食不是滞留在腹中“发酵”,造成腹胀、便秘、厌食,就是增加肠蠕动,使宝宝便便量多、次数增加,最后导致腹泻。因此,出生4个月以内的婴儿忌过早添加辅食。
2.忌添加时间过晚有些家长怕孩子消化不了,对添加辅食过于谨慎。孩子早已过了4个月,还只是吃母乳或奶粉。殊不知孩子已长大,对营养、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光吃母乳或奶粉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合理添加辅食了。同时,孩子的消化器官功能已逐渐健全,味觉器官也发育了,已具备添加辅食的条件。另外,此时孩子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耗殆尽,而自身的抵抗力正需要通过增加营养来产生,此时若不及时添加辅食,孩子不仅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还会因缺乏抵抗力而导致疾病。因此,对出生4个月以后的孩子要及时添加辅食。
3.忌辅食过多宝宝虽能添加辅食了,但消化器官毕竟还很柔嫩,不能操之过急,应视其消化功能的情况逐渐添加。如果任意添加,同样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或肥胖。让孩子随心所欲,要吃什么给什么,想吃多少给多少,又会造成营养不平衡,并养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所以辅食添加过多、过滥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4.忌辅食过细有些父母给宝宝吃的自制辅食过于精细,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不利于其牙齿的萌出和萌出后牙齿的排列,食物未经咀嚼也不会产生味觉,既勾不起孩子的食欲,也不利于味觉的发育,面颊发育同样受影响。这样长期下去,宝宝的生长当然不会理想,还会影响大脑智力的发育。
小儿为什么易患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于体内储铁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贫血。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造成小儿缺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内储铁不足。
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最多。正常新生儿体内的储铁以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被释放的铁,一般仅够出生后头4个月所需。如因早产,双胎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胎儿在胎内失血(如胎儿向母体输血或胎儿向另一孪生胎儿输血)均可使新生儿储铁减少。 二、铁摄入量不足。
人乳和牛乳含铁量均低,单纯用乳类喂养而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加之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使铁摄入量不足则可导致缺铁。 三、生长发育因素。
小儿生长发育较快,出生后头一年内正常新生儿体重增加2倍,2岁时3倍,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增加相对更快。血容量随体重相应增加,如不添加含铁丰富食物,则易致缺铁。 四、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比成人多,用鲜牛乳喂养婴儿可因对牛乳过敏,而致肠出血;肠道寄生虫、肠道畸形、腹泻、反复感染使铁排泄、消耗、丢失增加,诱发缺铁。 小儿在缺铁性贫血早期即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测验发现患儿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发育商及粗细动作,应物能力、语言能力、应人能力均示贫血儿明显低于正常儿。有人报道,缺铁性贫血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发育商均值相差10.42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变化示脑干功能受损,说明缺铁性贫血对脑功能有影响。
预防缺铁应做到:
①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铁的含量虽低,但吸收利用率较高。②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瘦肉、肝脏、鸡鸭猪血、鱼肉等。③牛乳必须经加热处理以减少因过敏而致肠出血。④婴幼儿所吃食物、米粉等最好经过铁的强化。⑤对早产儿可早期补充铁剂,以预防缺铁。
小儿厌食与缺锌有关吗?
目前不少儿童厌食是由于缺锌造成。缺锌后还可使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性征发育迟缓、贫血、伤口不易愈合、免疫力低下等。那么为什么缺锌后会引起儿童厌食呢?因为锌参与构成一种含锌蛋白——唾液蛋白,这种蛋白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及代谢有促进作用。当缺锌时,口腔粘膜增生,角化不全,半衰期缩短,粘膜脱落,掩盖和阻塞了舌乳头上的味蕾小孔,使食物难以接触味蕾?(味觉感受器),从而导致味觉迟钝,食欲减退以致厌食。对于食欲减退、厌食的儿童,可以通过补锌来改善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少患各种感染性疾病。此外,补锌还可以促进青春期的发育,使第二性征出现能符合年龄特点,为日后成人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白癜风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