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出血了是屁屁开裂了么肠子里会不会长

时间:2020-11-13 11:36:17 来源:肠出血

便血,就是指大便出血。包括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大便带血”、“肛门出血”、“脓血便”以及“黑便”等等。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那么,大便出血原因有哪些?

1.痔疮

痔疮引起的便血一般表现为无痛性便血,颜色鲜红,大便表面附有鲜血,不与粪便相混,严重的时候会见到肛门滴血、喷血,伴有肛门里面肿物脱出。也有部分患者也会伴有疼痛,肛门坠胀等情况。

推荐茶饮——槐角茶

制作方法:

取秋天成熟的槐角,切成小段后晒干,用小火炒至色黄酥脆,将槐角收置,放在通风处备用。每天取6~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小贴士:脾胃虚寒的患者及孕妇建议不要饮用。建议平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尽量做到排便时不要久蹲,便后可以便后用温水坐浴,保持肛门部清洁。如果当保守治疗无效时,痔疮便血也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还医院治疗的。

2.肛裂

在排便时常常看到粪便带血或滴血,血色鲜红,最重要的一点是排便时伴有肛门撕裂样疼痛,这种疼痛往往表现出“疼痛—停止—再疼痛”这样一种“周期性疼痛”。

推荐小妙招:

取1-3个鸡蛋,水煮熟后,将蛋黄取出。用一口铁锅,内放一些麻油,量要少,然后将油锅预热,把蛋黄放入油锅,碾碎。用小火,注意不要把蛋黄烧焦。慢慢将蛋黄油熬出,通常量不需要太多,用个小玻璃瓶将蛋黄油保存后冷却。碰到肛裂的时候,用温水洗干净肛门后,可以用棉签蘸取少量蛋黄油涂到肛裂的伤口上,一日1-2次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小贴士:有一部分慢性肛裂的患者,平时反复发作的,超过1个月以上的,医院就诊。

3.直肠息肉

一般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大便带血,在粪便外表,血量少,有时伴粘液,近肛门处的息肉可脱出肛门外。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群。可通过肠镜或肛门镜确诊。

4.结直肠肿瘤

(1)直肠肿瘤引起的便血往往是鲜红色或暗红色,出血一般不与大便相混合,可伴有黏液,可伴有大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异常,大便变细、排便后不尽感、肛门坠胀加重等等,也可以闻到比较特殊的恶臭味。如果碰到这个情况,医院先做个简单的指检就可以初步诊断。(2)结肠癌患者的便血多伴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颜色呈暗红色,出血多与大便相混合,可伴有腹部包块、腹痛、慢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这个可以通过肠镜或肛门镜来确诊。

5.溃疡性肠炎

多为血性腹泻或脓血便,大便不规律、便意频频,里急后重感,严重者血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可伴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少部分患者会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可以做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6.肛窦炎

肛窦炎引起的便血,多伴有脓液分泌物,排便时疼痛且定位十分明确。肛窦炎初起或症状较轻时可保守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中药坐浴、中药熏蒸等。药物治疗无效,或肛窦内已成脓肿,或并有肛乳头肥大和隐性瘘管的患者,宜采用手术洽疗。

7.直肠脱垂

通常表现为直肠甚至乙状结肠粘膜反复脱出,伴有便时出血,色鲜血,另多伴有肛门潮湿、瘙痒、坠胀疼痛等症状。

8.上消化道大出血

如果大便出现大量暗红色血块,无粪便夹杂,需要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引起。部分患者的大便呈深黑色、棕黑色、表面光亮,临床上我们称其为柏油样便,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多考虑上消化道出血所引起,比如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等,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若出血缓慢、量少,则排出大便多为深黑色,柏油样便,需及时就医。

9.饮食因素

临床上经常会遇见部分患者因便血就诊,经过询问,并非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便血,而是因食用了某些药物、饮料、食物引起的大便颜色发生变化,常见的有食用了动物血制品、猪肝、补血的中药、含有铁的复合维生素,以及颜色较深的蔬菜、饮料等,这种“便血”可通过改变饮食而停止。

便血并不可怕,大家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初步判断自己的病情,排除紧张情绪,当然如果要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及医院就诊,客观评估病情后,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1117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