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最近流行于网络上的一句话红遍大江南北:我太难了!于是乎,大家拍出了各种各样的小视频流传于网络中,每一个小视频都流露出拍摄者生活中的辛苦。的确,中国近些年来的高速发展,拉动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这些70后、80后的老叔叔和老阿姨们白天疲于工作,废寝忘食,饮食不规律,到了晚上有时候还需要因为处理一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而去出席交际应酬,推杯换盏。生活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失眠等困扰着我们这些"工作达人",而此时此刻,我们的胃,也经历了和我们一样的废寝忘食、推杯换盏,不断的在胃酸、酒精中"洗礼"。渐渐的,我们发现自己的胃开始"闹小脾气",如果此时还不注意,它就会好好给你"上一课"。俗话说的好,"十人九胃",由此就可以看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之高,今天我们来介绍能引起胃癌的常见原因—胃溃疡。
什么是胃,它有什么功能?胃,是食道的扩大部分,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我们吃的食物,首先通过牙齿的咀嚼后吞咽进入食道,然后是胃。胃可以分泌胃酸等消化液,同时它又像一个口袋一样,把我们吃的食物全部放在胃内,通过其自身的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从而方便食物进入肠道后继续消化和吸收。
什么是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壁的缺损,胃溃疡可以穿透黏膜肌层累及更深层。就像口腔溃疡一样,胃溃疡是发生在胃角、胃窦、贲门和裂孔疝等部位的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
胃溃疡的常见病因有哪些?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患病的一项明确因素,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因素之一。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内酸碱平衡失调,从而诱发胃溃疡。
2.NSAID药物:目前已经明确,NSAID类药物是溃疡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NSAID药物可以通过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进入包体,释放大量的H+,从而破坏胃肠道粘膜上皮,一旦这道胃天然的屏障消失以后,各种胃内的消化液会对失去屏障保护的胃组织进行自身消化,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穿孔的发生。
3.吸烟并不能导致胃溃疡,它可以加重胃溃疡的症状:香烟中的尼古丁能作用于迷走神经系统,破坏正常的胃肠活动,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黏膜中的保护因子减少,从而使得胃黏膜受到伤害。同时吸烟还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加重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4.创伤性事件相关的极端心理应激等其他因素可导致溃疡病:人体在经历了重大的创伤性事件后,由于机体内分泌、体液调节系统的巨大改变,从而出现的胃溃疡。常见于严重的创伤、烧伤、脑外伤等。
胃溃疡的症状有什么?胃溃疡会引起腹痛,多发生在餐后30-60分钟,持续1-2小时。进食不能缓解疼痛,甚至加重疼痛。压痛点多在剑突与脐之间的正中线或略偏左。直至下餐进食后再次重复出现上述症状。同时部分患者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是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如何诊断胃溃疡?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诊断胃溃疡,首先要根据其临床症状和特有的胃部疼痛特点:胃溃疡为餐后痛。如果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以下方法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1)呼吸试验:进行这些检测时,医生会让被检者饮用一种特殊的液体,之后再测量其呼出气体中的某些物质。
2)通过检查大便样本以判断是否有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2.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医生会将一根末端带摄像头的细管伸入被检者口腔,并向下推入胃和十二指肠。医生将检查胃部和十二指肠的内表面是否有溃疡。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胃镜钳取部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
3.X线钡餐检查:患者口服钡剂后,通过X线透视,观察钡剂通过胃内的情况,从而进行诊断的方法。伴随着胃镜的发展,目前X线钡餐检查很少使用。
什么情况下,患者需要多次复查胃镜?多久复查一次呢?应根据个体情况来决定胃溃疡患者是否需要复查内镜。我们建议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胃溃疡患者应复查胃镜(如果溃疡仍然存在,则进行溃疡活检):
1.药物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
2.病因不明。
3.巨大溃疡(2cm)。
4.首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未取活检或取样不充分。
5.首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显示溃疡疑似恶性(占位病变、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或相邻的黏膜皱襞异常)。
6.因出血行初始内镜检查。
7.存在胃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50岁、幽门螺杆菌感染、来自胃癌高发区(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哥斯达黎加)的移民、胃癌家族史、存在胃萎缩、腺瘤、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
一般来说,建议胃溃疡的患者半年到一年左右复查一次胃镜,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半年复查一次。
胃溃疡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防止恶性病变?首先胃溃疡约有5%的病人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对于年龄较大、既往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典型的胃溃疡症状消失,呈不规则持续腹痛或症状日益加重,伴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贫血等表现的患者,应进一步性X线钡餐检查或者纤维胃镜检查。当然,首选还是以纤维胃镜检查,它可以直接观察到病灶,必要时可以取一些病理组织,进一步行组织细胞学检查,从而明确诊断。所以,纤维胃镜检查+病理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保守治疗:
1)根除幽门螺杆菌:所有胃溃疡患者均应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和治疗。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患者均应在治疗完成后4周或4周后确认感染是否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知识可以看我之前发的科普)。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中根除幽门螺杆菌能使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的治愈率更高。
2)消除致病因素或促发因素:应建议消化性溃疡患者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应明确和治疗促发因素(如,治疗共存疾病、营养不良、缺血)。虽然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表明特定食物与消化性溃疡病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但患者应避免摄入任何会引发消化不良症状的食物。鉴于戒烟的诸多益处,我们建议患者停止吸烟,并建议他们限制酒精摄入量,每天不超过一杯含酒精饮料。
3)抑酸治疗:所有消化性溃疡患者均应接受抑酸治疗以促进溃疡愈合。抑酸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程取决于溃疡特点、消化性溃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等,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差异进行方案调整。
2.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a)经内科系统治疗3个月以上仍不愈合或治愈后短期内又复发者。
b)并发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或溃疡已穿透至胃壁外者。
c)经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证实溃疡直径较大、超过2.5cm,高位溃疡者或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
d)不能排出癌变或者已经癌变者。
2)胃溃疡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是胃大部切除术,胃切除的范围不必过大,50%左右即可,90%以上的病人术后效果好。还有很多手术方式治疗,在这里就不做仔细讲解了。但是有一点要格外强调:如果溃疡已有癌变的患者,手术方式按照胃癌根治术进行。
如何预防胃溃疡的发生?1.戒烟、戒酒。减少烟酒对胃肠黏膜的刺激,防止胃黏膜损伤继发的胃溃疡。
2.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经常喝浓茶、可乐等,这样会减少胃酸分泌,防止胃溃疡的发生。
3.避免精神紧张、焦虑,防止身体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减少情绪波动。
4.慎用或者不用那些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的药物。
5.避免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6.注意气候变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加减衣物。
总结与推荐:●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应检测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应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为目标。对于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患者,应在根除治疗完成后4周或4周以后确认感染是否已经根除。
●应建议消化性溃疡患者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所有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均应接受抑酸治疗以促进溃疡愈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程取决于病因、溃疡的位置(如胃部或十二指肠),以及有无溃疡并发症(如出血、胃出口梗阻、溃疡穿透、穿孔)。
●应根据个体情况来决定胃溃疡患者是否需要复查内镜。我们建议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胃溃疡患者应复查胃镜(如果溃疡仍然存在,则进行溃疡活检):药物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病因不明;巨大溃疡(2cm);首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未取活检或取样不充分;首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显示溃疡疑似恶性(占位病变、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或相邻的黏膜皱襞异常);因出血行初始内镜检查;存在胃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50岁、幽门螺杆菌感染、来自胃癌高发区(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哥斯达黎加)的移民、胃癌家族史、存在胃萎缩、腺瘤、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一般来说,建议胃溃疡的患者半年到一年左右复查一次胃镜,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半年复查一次。
●约60%的消化性溃疡能够自发愈合,但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溃疡愈合率超过90%。即使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也有5%-30%的消化性溃疡在第1年内复发,这取决于幽门螺杆菌是否已被成功根除。
●胃溃疡的预防:戒烟、戒酒。减少烟酒对胃肠黏膜的刺激,防止胃黏膜损伤继发的胃溃疡。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经常喝浓茶、可乐等,这样会减少胃酸分泌,防止胃溃疡的发生。避免精神紧张、焦虑,防止身体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减少情绪波动。慎用或者不用那些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的药物。避免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注意气候变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加减衣物。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认为我的科普对您有所帮助,动动小手点个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