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肠道疾病频发的原因

时间:2024/8/14 12:58:17 来源:肠出血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www.zkyyhhyy.net/index.html

1.蛋鸡的饲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0-6周)、配种期(7-20周)和产蛋期(21-72周)。每个阶段都有加油、团转等因素,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育雏期由于肠道功能不健全,肠内菌群不完善,机体抗病力差,适应性低,有利于有害菌的侵入,易发生感染,引起肠道疾病,出现了我们常见的糊肛。

2.从育雏期到育成期过渡,育成期转化为产蛋期,这两个阶段都有一个换料期,由于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不同,适口性也不同,饲料的改变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再加上转群、打疫苗的压力,使机体代谢紊乱,影响肠道正常吸收转化能力,改变机体环境抵抗力,为病原体侵入创造条件,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3.产蛋期肠道问题较多,有生理性腹泻、非病原性腹泻和病原性腹泻。生理性腹泻是产蛋鸡的时期,产蛋是卵巢、输卵管活动的产物,与身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8周龄后,随着内分泌器官的活跃,激素分泌增多,促进卵泡快速发育,在激素的作用下完成产卵过程,易腹泻。无病原腹泻是由于育成期原料转化为产蛋期原料所造成的换料应激所致,为满足产蛋需要,石粉用量添加不合理,饲料配比不当(麸皮添加过多,即粗纤维含量偏高);天气多变,冷热变化,温差加大,使鸡群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正常机能受阻,抗病能力下降,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从而导致病原腹泻。

致病性腹泻包括真菌毒素引起的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或并发感染、寄生虫性腹泻。

4.霉菌毒素性腹泻主要由饲料霉变或腐败引起,使霉菌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破坏器官正常功能,导致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低,产蛋率下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

5.细菌性、病毒性和混合感染或并发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较多,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与新城疫情、温和型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炎等混合感染的病例较多。目前的养殖环境使得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并发感染和继发感染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出现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由此引起的疾病也有增加的倾向,肠道环境被破坏,饲料的利用率下降。

6.寄生虫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状也有一定差异。常见的寄生虫是球虫,寄生在鸡的肠上皮上。被感染的肠壁为病原微生物入侵提供了一个窗口;白血球虫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种器官,完成自身繁殖,引起内脏出血、肠道失血、肠炎;滴虫病是一种寄生于上消化道的原生动物疾病,口中有假膜,肝表面有凹陷的轮状坏死病灶,盲肠有香肠状栓塞,由于环境条件差,容易诱发。这种疾病在散养家庭中很常见;绦虫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机械刺激、肠腔阻塞、代谢产物的毒素作用、从宿主体内带走大量营养物质,可引起肠炎。当蠕虫聚集时,会导致肠梗阻和肠壁上的结核样病变。

7.蛔虫病的发生与喂养条件密切相关。当饲料中含有更多的动物蛋白和全面的营养时,可以使鸡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如果动物蛋白不足或者饲料太简单,饲料利用率不高,可以增强易感性。蛔虫渗入肠粘膜,破坏粘膜和肠绒毛,引起出血和炎症,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其代谢产物对身体也有毒害作用,常使雏鸡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为“蛋鸡肠道疾病频发的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应先找到专业的兽医人员对病症进行确诊后方可进行。下载畜牧堂APP随时随地与执业兽医一对一视频诊疗,方便快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1480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