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丨一例雏鸡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传染

时间:2024/9/17 12:29:46 来源:肠出血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

鸡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各种年龄的家禽对大肠杆菌都能感染,但多发生于幼龄家禽,特别是雏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当禽群的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不良,气候变化,或鸡群存在传染性法氏囊病、腺病毒感染时,容易引起大群暴发。本文介绍了一例雏鸡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和防治,为养殖场提供指导。

1、发病情况

年4月份,福建省厦门市,某养殖场饲养的一栋只22日龄珍珠鸡雏鸡,一周前突然出现陆续死亡,起初每天死亡10多只,3天后每日递增,最多每天死亡~只,投喂过5天药物效果不明显,死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主诉鸡群14日龄免疫过传染性法氏囊病冻干疫苗。开始鸡群中个别鸡只缩头打蔫,闭眼,2-3天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排鸡蛋清样或米汤样或暗红色稀便,采食量下降,陆续出现死亡,死亡鸡只干瘦。

剖检8只病死鸡,部分鸡只可见气囊混浊增厚,心包膜、肝脏表面有黄白色干酪样分泌物;肾脏肿胀,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囊内瓣膜出血,内有脓样物,个别鸡法氏囊外膜有胶冻样分泌物,其中2只腿肌有出血点。

3、实验室诊断

3.1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死鸡的肝脏及表面的黄白色酐酪样物,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24h观察,结果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长出表面光滑呈乳白色的中等大小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菌落。

3.2涂片镜检

钩取菌落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可见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两端钝圆,呈粉红色,无芽孢。

图1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图片(x)

3.3生化实验

该分离菌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能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M.R试验和吲哚试验为阳性,V-P试验为阴性。

3.4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PCR鉴定

无菌取病鸡法氏囊剪碎,按照1:5比例加入灭菌PBS研磨,反复冻融,rpm离心2min,取上清液备用。设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引物,并送往上海生工合成,引物序列为:IBDV-F:5’-GACCTACAATTTGACTGTGGGGGAC-3’,下游引物序列为IBDV-R:5’-TACCATTTTTGGGTCAAGCCCTATT-3’,预扩增片段大小为bp。

PCR反应体系:10×PCRBuffer2.5μl,20mmol/LdNTPs1.5μl,2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rTaqDNA聚合酶0.25μl,模板2μl,加无菌超纯水至25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5℃变性45s,55℃退火45s,72℃延伸45s,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PCR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V电泳30min,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目的条带大小为bp。结果检测出鸡法氏囊病毒。

图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PCR检测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3.5药敏试验

采用药敏片法对该分离菌作药敏试验,本菌对头孢噻呋敏感,丁胺卡那霉素次之。

4、综合防治措施

4.1淘汰

把已经发病的鸡从大群中挑出隔离,发病严重的鸡和死亡的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4.2消毒

对发病鸡舍、用具进行彻底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

4.3治疗

紧急注射普莱柯公司传染性法氏囊精制抗体,每瓶ml抗体里加入2瓶0.1g速克,每羽鸡注射1.5ml。

4.4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做好应激管理(如转群、调群、免疫等应激),尽可能减少鸡群应激反应。

经过以上综合治疗措施,紧急注射抗体1d后电话回访,已无死鸡出现,鸡群精神状况恢复良好,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建议下批鸡开始5—7日龄注射普莱柯公司新支流法油苗0.25—0.3ml/只,无需免疫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

从年6月份至今,一直使用普莱柯新支流法灭活苗,该鸡场没有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群生产性能均达标,生产成绩较为稳定。

普莱柯禽苗技术部韩渝濠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1496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