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ldquo没收rdquo

时间:2020-10-31 10:25:28 来源:肠出血

今天是第期日报。

Science:铁调素“没收”肠道菌群的铁源,促进肠道修复

Science[IF:41.]

①在肠炎小鼠模型中,肠道组织的修复需要铁调素(调节铁稳态的肽激素);②发挥促肠黏膜愈合作用的铁调素并非来自肝细胞(系统性铁调素的主要来源),而是源自肠道的常规树突细胞(cDC),细菌及其产物脂多糖可刺激cDC表达铁调素;③cDC产生的铁调素作用于表达铁转运蛋白的肠道吞噬细胞,限制其释放铁,降低肠腔内的铁含量;④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增加帮助肠屏障修复的双歧杆菌,减少菌群对肠组织的浸润,促进肠粘膜愈合。

Dendriticcell–derivedhepcidinsequestersironfromthemicrobiotatopromotemucosalhealing04-10,doi:10./science.aau

铁代谢稳态对机体健康有重要调控作用,Scienc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中的常规树突细胞(cDC)经菌群刺激可表达铁调素,从而限制肠道吞噬细胞向肠腔内释放铁,进而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黏膜愈合,双歧杆菌可能在其中有重要作用。这些发现说明,旨在减少肠腔内铁含量的疗法以及靶向铁调素或肠道菌群的干预策略,或能用于改善炎症性肠病。(

mildbreeze)

Nature:何胜洋+辛秀芳等揭示植物叶际微生物组稳态机制

Nature[IF:43.07]

①植物叶片上生存着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与植物长期共存;②健康叶片和不健康叶片的总微生物组的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叶内微生物组的丰度和多样性均有显著的变化,不健康的叶片内部微生物的多样性降低;③菌群失调的合成群落也会导致植物不健康;④CAD1可能是控制叶内微生物数目和多样性的一个关键下游基因,CAD1、PTI途径和MIN7途径共同调控叶内微生物的数目和多样性,阻止菌群失调并维持植物的健康。

Aplantgeneticnetworkforpreventingdysbiosisinthephyllosphere04-08,doi:10./s---0

2年4月8日,密歇根州立大学的ShengyangHe(何胜洋)院士和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辛秀芳研究员合作在Nature(《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plantgeneticnetworkforpreventingdysbiosisinthephyllospher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率先开启了植物学的新领域——植物菌群失调与植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一条植物通过PTI信号通路和MIN7囊泡转运过程调控叶际微生物生态平衡来维持自身健康的机制。这一研究首次发现植物拥有类似于动物的防止自身免疫失调的调控机制,而且大范围分析发现植物控制网络中的关键基因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该研究有望为通过遗传通路调控改善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抵抗胁迫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重要作物的产量和改良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活服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副教授陈桃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博士后KinyaNomura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刘永鑫-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宏基因组)

Lancet子刊:灭活两歧双歧杆菌MIMBb75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

Lance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IF:12.]

①纳入名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进行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人)每天口服1次灭活的两歧双歧杆菌MIMBb75(10^9个细胞),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持续8周;②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各有34%和19%的患者达到主要复合治疗终点(试验期间至少4周中,腹痛改善至少30%,且IBS症状得到充分缓解),两组间差异显著;③两组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接近,均无严重不良事件。

Heat-inactivatedBifidobacteriumbifidumMIMBb75(SYN-HI-)inthetreatmentofirritablebowelsyndrome:amulticentre,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clinicaltrial04-08,doi:10./S-(20)-X

近期一些研究表明,灭活的益生菌可能在改善特定病症时有更好的效果和安全性。TheLance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最新发表的一项来自德国的临床试验,检验了用热灭活的两歧双歧杆菌MIMBb75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结果表明,灭活的这种益生菌可有效改善IBS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mildbreeze)

香港大学团队:新冠肺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粪便病毒载量

Gastroenterology[IF:19.]

①纳入59名香港新冠肺炎患者,其中15名(25.4%)出现胃肠道症状,9名(15.3%)的粪便病毒RNA呈阳性;②伴腹泻患者及无腹泻症状患者的粪便病毒RNA阳性率分别为38.5%及8.7%;③对60项研究(包含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荟萃分析,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比例为17.6%,④重症及非重症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7.1%及11.8%;⑤粪便病毒RNA阳性率为48.1%,其中70.3%的患者的呼吸道样本病毒RNA已呈阴性。

GastrointestinalManifestationsofSARS-CoV-2InfectionandVirusLoadinFecalSamplesfromtheHongKongCohortand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03-26,doi:10./j.gastro.2.03.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香港队列中的59名新冠肺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粪便病毒载量进行了分析,并对60项研究(涉及超过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荟萃分析,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比例近20%,而近一半患者的粪便病毒RNA检测呈阳性,部分患者的粪便样本在呼吸道病毒检测已呈阴性后仍可检测到病毒RNA。(

szx)

医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胃肠道症状

Gut[IF:17.]

①纳入95名SARS-CoV-2感染者,58例出现胃肠道(GI)症状,有GI症状与无GI症状患者的临床预后无明显差异;②腹泻、厌食和恶心为主要GI症状,住院期间使用的多种药物(包括抗生素)可能加剧腹泻;③42例GI症状和23例无GI症状患者中,分别在22例和9例患者的粪便中检出SARS-CoV-2;④6例GI症状患者进行内镜检查,1例重症患者食管出血伴糜烂和溃疡,2例重症患者食管、胃、十二指肠和直肠中均检出SARS-CoV-2,4例非重症患者中仅1例十二指肠阳性。

Gastrointestinalsymptomsof95caseswithSARS-CoV-2infection04-02,doi:10./gutjnl-2-

来自医院的HongShang团队、XiaofengLi团队及ZhixiangYan团队在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95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出现的胃肠道症状,发现腹泻、厌食及恶心为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的主要胃肠道症状,且在无胃肠道症状的患者中,也可在粪便中检出病毒。(

szx)

国内团队: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消化系统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传播途径

Gut[IF:17.]

①ACE2和TMPRSS2在细胞中的共表达,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②分析食管、胃粘膜、回肠、结肠上皮和肺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别鉴定出14/10/10/10/25种细胞类型;③肺泡2型细胞(AT2)是共表达ACE2和TMPRSS2的主要肺部细胞类型,或是病毒在肺部的主攻靶点;④ACE2和TMPRSS2也在食管上皮细胞和腺细胞以及回肠和结肠的吸收性肠细胞里共表达;⑤这些共表达的细胞类型中,ACE2在回肠和结肠的表达相对较高;⑥粪口传播是新冠病毒传播的潜在途径。

DigestivesystemisapotentialrouteofCOVID-19:ananalysisofsingle-cellcoexpressionpatternofkeyproteinsinviralentryprocess04-02,doi:10./gutjnl-2-

细胞受体ACE2和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在新冠病毒(SARS-CoV-2)进入细胞的过程中有关键作用。Gut近期发表了第二军医大学、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医学院等多个团队的合作研究,通过分析ACE2和TMPRSS2的单细胞共表达模式,鉴定出新冠病毒在肺和消化系统中潜在靶细胞类型,表明除了肺部,消化系统也是病毒感染的潜在靶点。(

mildbreeze)

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胃肠道特征(综述)

Alimentary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IF:7.]

①纳入例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系统性回顾;②胃肠道症状(包括厌食、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和胃肠道出血)在COVID-19患者中发生率为3%-79%,在流行后期有较高的患病率;③在重症患者比例较高的患者群体中,重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比例高于非重症患者;④腹泻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厌食在成人中常见,呕吐在儿童中常见;⑤SARS-CoV-2可进入胃肠上皮细胞,粪便PCR阳性率为36%-53%,比痰液阳性晚2-5天。

Reviewarticle:GastrointestinalfeaturesinCOVID‐19andthepossibilityoffaecaltransmission03-29,doi:10./apt.15

医院的戎龙团队在Alimentary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对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分析,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xgyy/1107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