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前无症状做一次肠镜,可以最大限度躲

时间:2021-8-12 12:15:38 来源:肠出血

看了9月16号的一份权威的调查报告,我感到很震惊:

因为在诊断为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位患者当中,竟然有位从来没做过肠镜,大多数都是出现了便血、腹泻、腹痛等典型症状才不得已做的第一次肠镜,结果肯定是中晚期肠癌。

中晚期肠癌与早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是天壤之别,您看一下肠癌的分期和存活率:

表中可以看出,极早期的黏膜内癌也就是0期,生存率几乎是%;

而四期肠癌只有8%。

在0期和一期,也只有结肠镜才能发现并确诊。此时还往往没有症状,不主动去检查,是不能发现的。

到了二三期和四期,由于癌灶变大,会出现一些出血、肠道梗阻、脓血便、大便变形、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此时,CT等仪器才能够发现!

不光如此,如果在肠癌的癌前阶段,也就是肠息肉的阶段,绝大多数更没有症状,小于1cm的息肉CT也看不到;那怎么才能看得到呢?只有肠镜!

因为它就是光滑的肠壁上凸起的肉疙瘩,非常醒目,在肠镜下一览无余、毫发毕现。别说1cm大的,就是1-2mm的小息肉,也能发现。

发现后,我们会把它切掉,也会取一点组织拿到高倍显微镜下再次观察,可以确定它的性质:是普通的炎症性的?还是肿瘤性的?是癌前病变?还是早癌?

根据这些性质,我们会给患者一个可行的建议:

何时复查?何时切除?生活中该注意什么?等等...

因此,做过一次肠镜,你会对自己的肠道有个印象,如果没问题,可以5-10年做下一次;

如果有问题,按照医生说的定期复查,出现息肉就切掉;

这样一来,肠癌再凶狠,能奈你何?

肠息肉、早期肠癌基本没有症状

前面说过,在肠癌的癌前阶段、早癌阶段,大多数没有特异性症状;有的甚至在进展期也没有;

所以,我们才强调“无症状”做肠镜!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候,往往意味着是进展期了,必须抓紧检查和治疗: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黏液;

2、腹痛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或反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3、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腹部肿块或肠梗阻症状。表现为不能进食、呕吐、贫血、消瘦以及腹部出现肿块等典型症状。由于肠道被占位,大便可出现变细、有沟槽等。

尤其对于40岁的中老年和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现上述早期症状要立即就医。

为什么强调40岁前做肠镜?

大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5岁以后;而肠息肉演变为癌,大约需要5-15年时间,平均需10年;

我们一般从二三十岁就开始长息肉,10年后也就40岁了,此时大多数息肉还处于良性状态,做个肠镜,发现并切除它,是一个好的时机;这个时机稍纵即逝,一旦耽误了,可能抱憾终生。

因为,对于一部分高危人群来说,一旦耽误几年,很多人可能就已经癌变了。

比如12日来做肠镜的一位47岁男性,无症状来体检,结果发现距肛门5cm有一枚息肉,大小约1.0×1.5cm,病理结果显示:符合腺瘤性息肉,中度异型增生(离癌变只有一步之遥)。

来源:胃肠病

觉得不错的话,记得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xgyy/1244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