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Mia
导读:肠道微生物组(肠道菌群)与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它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甚至神经精神疾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肠道微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引发各种疾病的仍未明确。最近,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对此提供了新的见解。
肠道不仅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正常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肠道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作为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人体健康,更在膳食和宿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因此肠道微生物组(肠道菌群)与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它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甚至神经精神疾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前,广泛的研究已证实,肠道菌群的组成因人而异,健康的人具有很大相似性;而不健康的人,在细菌组成则有很大差异,并因此推动了疾病发展。目前,对于产生疾病的不良后果,流行一种“肠漏”假说——具有潜在破坏性的细菌会逃离肠道,引发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多种疾病。
但问题是,一些潜在的致病菌在健康人身上也能检测到。耶鲁大学免疫生物学助理教授NoahPalm说:“潜在的致病菌是如何在健康人群中存在数十年而没有发生明显病变的仍然是一个谜团。”
7月13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中,Palm和耶鲁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对这个谜题提供了新的见解。他们描述了肠道细菌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化,通过跨越肠道屏障,在肠道外的器官中持续存在,从而导致慢性炎症和相关病理,从而变得更具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