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20161221消化系统病变

时间:2017-4-30 16:56:53 来源:肠出血

病史

男,35岁,因“支气管栓塞术后八月余,咯血复发一天”入院。

CT

增强

腹部二维

病理及讨论

明日公布

编辑/校对:周佳莹/顾芳燕

上期.12.20结果公布

左十二指肠旁腹内疝

腹内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膜或肠系膜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裂隙离开原有位置而进入腹腔内的某一解剖间隙。分型:十二指肠旁疝(53%)、盲肠周围疝(13%)、Winslow孔疝(8%)、经肠系膜疝(8%)、乙状结肠周围疝(6%)、吻合口后方疝(5%)等。

十二指肠旁疝

最常见类型,男:女约3:1,左侧:右侧约3:1。临床表现为慢性进食后腹痛、恶心,症状可追溯至儿时,症状可自行缓解,间断发作。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

肠管疝入十二指肠升部的左侧隐窝(Landzert隐窝),开口向右。上界:十二指肠空肠曲、胰腺下缘和左肾血管起始部;前界:肠系膜下静脉和左结肠动脉;右界:主动脉,疝囊向左侧深入;浅面:降结肠系膜;深面:左肾、输尿管和腰大肌。

CT:疝入肠袢的位置可位于Treitz韧带左侧、胃与胰腺之间,或胰腺后方,或横结肠及左侧肾上腺之间。肠系膜血管改变:供应疝入肠段的肠系膜血管向疝口处拉伸、纠集、扩张充血,“木梳征”、“缆绳征”。肠系膜下静脉及左结肠动脉升支位于疝囊颈前界并可向左侧移位。

右侧十二指肠旁疝

疝入十二指肠水平部和十二指肠空肠曲下方隐窝(Waldeyer隐窝),开口向左。上界:十二指肠;后界:腰椎;前界:肠系膜上血管,疝囊向右侧深入;浅面:升、横结肠系膜;深面:右肾、输尿管、下腔静脉和腰大肌。

CT:右中腹部一簇小肠肠袢被膜性结构包绕所形成的团块,可见肠梗阻表现。血管的改变包括肠系膜血管充血,肠系膜上动、静脉的空肠支环绕至主干的右后方,以供应疝入的空肠,还可见肠系膜上动脉、右结肠静脉位于疝囊颈的前界,且受推压向前移位。还可发现其他发育异常如肠系膜上静脉位于腹侧或左侧,或无十二指肠水平段,从而有利于此型疝诊断。

盲肠周围疝

先天性或后天性,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右下腹痛。

CT:盲肠及升结肠后外方的一簇固定扩张的小肠肠袢,可占据右结肠旁沟,可见肠梗阻征象,盲肠受压向前内方移位。

Winslow孔(网膜孔)疝

小肠或其他脏器经Winslow孔疝入网膜囊内,先天性。上界:肝尾叶;下界:十二指肠上部;前界: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其内走行的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肝门静脉;后界:下腔静脉。

CT:门腔静脉间隙、胃与胰之间多发充气的肠袢,管腔内可见气液平面,朝向Winslow孔的肠袢逐渐变尖呈“鸟嘴征”,且肠系膜血管拉直、进入网膜孔内,胃受压向前移位。

经肠系膜疝 

肠管经小肠系膜或结肠系膜缺孔的疝出,后天性,无疝囊。

CT:疝入的肠袢紧邻腹壁,无网膜脂肪被覆,聚集成簇,位于结肠外侧,致邻近结肠向中央移位。输入及输出段肠管在疝口处受压,可呈“鸟嘴征”改变;肠梗阻征象;肠系膜动、静脉主干向右侧移位,系膜血管向疝口纠集、充血、移位;疝入的肠袢可发生扭转,形成闭袢性肠梗阻。

鉴别诊断

肠扭转

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同时系膜血管受压,属绞窄性肠梗阻。诊断要点:“漩涡征”、“鸟嘴征”、“木梳征”。

肠套叠

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其可分三层肠壁:外层为肠套叠的鞘部,中层和内层肠管为肠套叠的套入部,肠管开始进入肠套叠处为颈部,套入部的最远端为头部。诊断要点:“靶征”、“同心圆征”。

n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治疗白癜风的药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yszl/6351.html
热点排行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一、消化道出血一般抢救措施:  对严重出血或存在低血容量的患儿,要保持呼……【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一、消化道出血一般抢救措施:  对严重出血或存在低血容量的患……【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一、消化道出血一般抢救措施:  对严重出血或存在低血容量的患……【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