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眼下,又到了春笋大量上市的时节。春笋虽鲜美,但你可千万别贪吃,这不,已经有不少人医院!
小伙连吃4顿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21岁的小宋是宁波某高校学生,从甘肃来到宁波读书的他,初尝春笋就爱上了这道美味。上周,他在学校食堂连着两天吃了四餐春笋,第三天就发现自己解的大便看上去有点黑乎乎的,因为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也就没太往心里去。没想到拉了四五天黑便后,4月17日上午,小宋突然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于是在同学陪同下就近到鄞州二院就诊,医生为其开具了粪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为“大便隐血4+”。经过消化内镜进一步检查,小宋最终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患者头晕乏力实际上就是由消化道出血造成贫血引起的。”接诊的鄞州二院消化内科林琪主任说,普通人适量吃笋基本上不会有损健康,笋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等特点,食用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但是,笋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较难消化,大量进食后会对肠胃造成负担,并反复刺激胃肠粘膜,严重的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男子吃了春笋一口血喷出两米远
王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几年医院检查,发现患有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症,治疗后便常年在家休养。
前几天,他到杭州办事,想尝尝鲜,便破例在中午吃了点春笋。
“像我这样的病人,春笋是绝对不能吃的,但我没忍住。”王先生回忆,午饭后他和家人开车前往良渚文化村,当车子行进到瓶窑时,他开始感觉胸闷头昏,要求家人靠边停车。紧接着一阵感恶心,摇下车窗,嘴巴里的一口血就喷出2米远,“那一刻,我感觉气数已尽,上海回不去了。”
王先生内心非常恐慌,大口大口的暗红色血液喷出,还拉黑色稀便,下午两点左右,他迷迷糊糊晕了过去,只是隐约记得车医院门口。
“听说当时有位老医生跑出来帮我,还叫了救护车。”王先生说,当时情况危急,他被送到了最近的余杭三院,进行了止血和抑酸护胃等治疗,医院帮忙联系了杭师大附院,帮助转院。
当天下午5点半,王先生被送入杭师大附院急诊科,B超结果显示,他有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
胃镜显示,王先生的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需要在内镜下止血。
王先生回忆,当时因为腹部像针扎、刀割一样地疼,身体本能地挣扎,不能配合医生手术,意识也有些模糊,隐约记得医生在他耳边说:“王大伯,我知道你很疼,但是我不能停下了让你休息,这样你会没命的。我已经找到了出血点,要帮你止血,你要有信心,我们一起配合,好吗!”
王先生说,迷迷糊糊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清醒了。经过两天的治疗,他的病情逐渐稳定,打算转回上海继续治疗。
吃春笋要注意这些
01春笋吃多了很难消化
春笋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素,食用后很难消化,容易对胃造成负担。肝硬化患者,尤其是食道静脉曲张者,春笋中的大量粗纤维很容易擦伤腹壁或消化道,引起胃出血、肝病加重等不良后果。
02尿道结石、肾结石、胆结石患者不宜多吃
春笋含有草酸,很容易与钙结合成草酸钙,草酸钙容易沉积促成结石。因此除了尿道结石的病人以外,患有肾结石、胆结石的患者也不宜多吃,否则会加重病情。
03易过敏人群也不易多吃
易过敏者也是春笋的禁忌人群。春季容易致过敏,对于容易产生摄入性过敏的人来说,应当少量尝试。同时,吃笋尽量不要和海鱼同吃,避免引发皮肤病。
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多吃春笋
15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宜多吃春笋,因为春笋里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与利用,儿童多吃春笋不仅会伤胃,还可能因缺锌少钙影响生长发育。
此外,刚生完宝宝的产妇也不宜多吃。由于产妇消化功能还比较虚弱,而竹笋不易消化、偏寒凉,还是少吃为妙。
05吃春笋最好先焯水
做春笋前最好能在沸水里先焯一下,大约煮1-2分钟,甚至可以煮更久一些,以软化粗纤维,有助消化。这样既可以去除春笋的涩味,吃起来更爽口,还能让70%的草酸流失。
06春笋不能天天吃
中医认为,春笋味甘性寒,属于发物。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复发)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因此,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天天吃,更不能顿顿吃。
07不要和生冷食物混着吃
春笋不要空腹吃,吃之前可以先喝口汤、羹,或者吃几口饭,以减少春笋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吃完春笋后尽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鲜。春笋本来就难以消化,生冷食物也不易消化,两个加在一起,肠道受到双重刺激,加速了胃肠功能紊乱,容易诱发肠胃疾病。
NBTV新闻中心整理自浙江新闻、杭州日报、医院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处查看《看看看》单片视频
春笋美味,但千万不能贪吃!被提醒到的点个zan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