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
医案1
患者张某,男,42岁。年4月12日初诊。
自诉:大便带血半年余,时有腹痛,大便每日4~5次,医院胃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炎、直肠炎、胃息肉。服西药及内塞剂治疗半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又出现性功能障碍,精液大减,故不敢用西医治疗,求治中医。
现症:大便次数多,每次带血,腹痛,烦躁,体重较前减轻10公斤食欲差,面色灰暗,脉弦弱,舌质淡胖,略有牙印。
辨证为肝脾不和。
直接灸:大椎、关元、足三里、肝俞、脾俞,
停服一切药物。每日1次,每穴9~11壮。
施灸10次时,大便几乎不带血,腹痛大减。施灸20次时大便正常,每日一次,便质稍稀。施灸30次时,大便色质正常,食欲大增,体重增加15公斤。此后,隔日灸一次,又施灸10次。随访半年,便血腹痛无复发,体重较病时增加10公斤,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查穴位
(点击查穴位三字)
医案2
患者栗某,女,60岁,家住河南原阳县南街,农民。年11月10日初诊。
主诉:干呕、嗳气8个月,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幽门炎、十二指肠炎,治疗半年无效。
现症:干呕、嗳气。发汗时气逆咽部,胸脘部如石堵,痛苦欲死,每日发汗10余次,胸脘灼热,心悸,大便稀溏,食欲极差,精神颓丧,烦躁,面色黯青,脉弦弱,舌质淡白,有齿印,薄白苔,舌尖发红。中医辨证:肝郁化火,脾虚气逆。
治疗:直接灸,取穴中脘、梁门、鸠尾、胃俞、胃仓、太冲、神道、足三里。
每日1次,每穴7壮。经2次灸疗,自觉诸症缓解,胸脘痞塞如失,气逆于咽仅2次,面有喜色。灸治10次,诸症皆消,食欲大增,全身有力,大便成形,胸脘闭塞完全消失,面有润色。坚持施灸18次,8个月的痛苦消失。
按:患者症见胸胁脘部胀满痞塞,嗳气,干呕,抑郁,痛苦万分。此属肝郁化火,又有食欲差,大便稀溏,四肢乏力,当属脾虚,运化失司。辨证选穴中脘、梁门、足三里,调理肠胃,助运纳谷,降逆止呕。太冲、神道,疏肝泻火,清心宁神。鸠尾,宁心化痰,和胃除逆。胃俞、胃仓,健胃和脾,理气通络,诸穴相伍,共奏调理肠胃、宽胸理气、疏肝宁心、清利咽喉之功。温灸刺激,效力极大,见效之快,出人意料。
医案3
患者阎某,男,44岁,河南原阳县太平镇朱庵村。年7月22日初诊。自诉腹痛腹泻近一年,医院、医院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炎,经常低热37.2~37.3°C;排除肠结核。体重由斤下降到80斤,干瘦如柴,食量每餐2两左右,大便稀溏,粘连,每日7~10次。心率过快。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实感绝望。
查腹部板硬,有痛感,脉沉紧,舌质淡白,薄白腻苔。中医辨证,脾胃虚寒,寒湿内阻。因畏针,服中药较多,不乐接受,即用艾卷悬灸。
使用三孔灸竹盒,直接放置中脘、神阙、水分、天枢部位,每次温灸50分钟,灸后加火罐10分钟。
第一次施灸时感觉热气在腹部来回旋转,极其舒服。连灸10天,每次均有传热感,有时传感至下肢、后背,有时后背有汗出。温灸8次,大便成形,每日2次,食欲大增,每次半斤左右。温灸14次,大便成形,每日1次,食量每日2斤左右,体重增加,共温灸20次。3个月后,介绍本村病人来诊,言近3个月来,饮食、大便、睡眠均正常,体重增到斤,欣喜难以言表,感谢救命之恩。
如果不懂麦粒灸,请在白癜风专项治疗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