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五天上一次厕所,叫重度便秘;
两三天上一次厕所,这个叫中度便秘;
一天上一次厕所就正常吗?不是的,食物进入体內12小时,沒有排出去,就会形成毒素
??我们的大肠壁就会吸收这个毒素,吸收后,透过静脉又送回肝脏去,造成肝亏损,肝脏解毒功能差,血液垃圾多,很多慢性疾病就出来了!
人要没病,肠要干净;人要白净,肠要干净!肠寿=长寿!
正常人一般来说每天可以有1-2次大便,大便量约g每次(跟你吃多少、吃什么息息相关),含水量在25%-75%中间皆可,大便色一般为深黄色、褐色、青色(还是跟你吃什么有关系),未见粘液、脓血。超过3天未解大便并有排便困难、排便不尽、大便干结,才是便秘。超过三次大便每天,并有大便呈稀水样、蛋花汤样、烂便样才叫腹泻。还是那张大便图:你可以看到正常的是3-5型,最佳当然是第四型的香蕉便啦。
这种大便预示癌症
作为新陈代谢的产物,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次数和疾病密切相关,所以被视作了消化道病的“警报器”。一般情况下,正常粪便为黄褐色、圆柱形,健康人每天排便约1―2次,有少数人2―3天一次。如有异常,就要警惕了。
从大便的颜色上来说,如果不是饮食或药物的原因而出现黑色大便,应考虑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如果大便呈红色,大多是下消化道出血;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甚至是便后滴血,则可能是患了痔疮;如果大便是灰白色像“白陶土样”,则有可能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
大便的形状则是另一个帮助辨别疾病的好“武器”,如果稀便有红色,应考虑是否大肠黏膜出血;若红色稀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应检查大肠黏膜看看有无炎症;如果是柏油样的大便常常是由于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的大量出血,另外小肠溃疡、癌肿等有时也会出现柏油样便型;如果大便变细或变扁,可能是直肠溃疡。
如果连自己都觉得大便臭得难以忍受,必然是我们的健康出现了问题。刺鼻的酸味,可能是发酵性消化不良引起;如果大便有一股烧焦味,也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带有腥味的大便,表示消化系统有出血的情况,而且出血量还比较多。(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吃的时候注意什么?
第一,益生菌厌氧,服用时应该尽量避免和空气接触
比如,给孩子吃益生菌时,一旦冲好就要尽快服用。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粉末状的益生菌原本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水就“活过来”了。此时,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干掉”,所以在它们“阵亡”前,要赶紧吃下去。
有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娃娃还太小,喝得慢,难免会有益生菌阵亡呀,怎么整?你可以把粉末倒进小勺里一点儿,冲上水,这也就是“一口”的量,然后给孩子迅速喝下去。之后再冲下一勺,反复几次,一包益生菌也就吃完了。
温馨提示:即便是干粉末状的益生菌,保存的时候也尽量避免和空气接触,因为空气中也有水分呀,还是会让益生菌失效。
第二,益生菌怕烫,冲水时水温不要超过37℃
作为活菌,且又在人体内存活,益生菌的最佳生长温度和人类肠道正常温度相近,大约是38℃。
所以,冲益生菌制剂的水温,最好不要超过38℃,不然益生菌就被烫死了~
第三,益生菌不要与抗生素同食
抗生素是杀细菌的,而且是个“盲人杀手”,不分好细菌和坏细菌,是细菌就杀;而益生菌也是细菌哇,所以抗生素和益生菌同食,结果就是——没被空气杀死、没被热水烫死的益生菌,好容易到了肠道里,被抗生素搞死了……
点看更多精彩内容点赞转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