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往圣继绝学,为经方续慧命,经方普及课,第二课,现在开始。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孩子的家长询问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关于此病的认识与治疗。
肠系膜淋巴结炎在小孩子群体非常常见,主要的症状就是肚子疼,呕吐,发热等。
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炎我们先来看一下书本上的定义: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发于7岁以下小儿,现代医学认为多属于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者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候伴腹泻或者便秘。腹痛最早出现,可在任何部位,多以右下腹脐周疼常见,腹痛性质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腹痛的程度较急性阑尾性炎轻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
概括一下说,此病多发生在发热后,表现为腹痛,呕吐,大便的失调等,但是需要与肠痉挛,阑尾炎相区别。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临床症状
(1)发热、腹痛、呕吐
(2)腹痛以右下腹痛脐周常见,呈阵发性、痉挛性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少见。
(3)腹部压痛不固定,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鉴别诊断
肠系淋巴炎是临床腹痛类疾病比较轻微,比较容易治疗的一种疾病,我说的中医,西医难不难治疗我说不好,但是遇见腹痛也不可大意,不能都以为是肠系淋巴炎,肠痉挛,阑尾炎等都会腹痛,要注意区分鉴别。
阑尾炎也会引起腹痛,并且疼痛部位与肠系淋巴炎疼痛部位相似,但是,肠系淋巴炎腹痛性质不固定,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较好。最敏感的触痛部位可能每次体查不一样,压痛部位靠近中线或偏高,不似急性阑尾炎时固定,并且程度较急性阑尾性炎轻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偶可在右下腹部扪及具有压痛的小结节样肿物,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一般肠系淋巴炎是先发热后腹痛,而阑尾炎则是现腹痛后发热,并且肠系淋巴炎体温常不会太高,38度以下,阑尾炎则会高热
小儿肠痉挛出现的腹痛,常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面色苍白,额头冒汗,四肢冰凉,间歇期腹痛减轻或玩耍如常,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又发作,发作时患儿常捂腹、弯腰、拒按、不合作、间歇期患儿常说不清楚腹痛部位,腹痛消失或仅有脐周隐痛,腹软,无明显固定压痛或反跳痛。症状比肠系淋巴炎严重的多。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中医多认为此病多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饮食不洁,肆食生冷,外邪乘虚而入引起。
风寒湿火等外邪侵入人体,耗伤脾胃津液,津液不足,温煦,濡养的功能不足,会发生腹痛,便秘,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疾病的误治,本来是一个发热,我们经方派叫表证,但是有些医家却没去解表,反而用了茯苓白术人参等偏里的药物去治疗,用我们的专业术语叫引邪入里。把体表的邪气引到了里位,这样不但表邪没解,里病又出来了,里病多表现为腹痛、恶心、便秘、腹泻等。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表里观,没有表里观这个概念非常容易治坏病!我们经典经方治病有三大观,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表里观,其次是津液观正邪观
我们在临床上看许多时方派的医家,看病开方洋洋洒洒一大页,但是没有很强的经方三观,比如我们常见的哮喘咳嗽病,明明是一个表证,不去解表,去所谓的肃降肺气,去补肾纳气,动辄蛤蚧地龙熟地山药,看了半年也不见好,往往我们经方派用上麻黄杏仁石膏等简单的几味药就解决了。为啥?本来就是个表症,解表是第一位的嘛,用那么多偏里的药肯定效果不好!
小儿的肠系淋巴炎有很多也是由于前期发热时治疗不当,把表病治成了里病,把简单的病治成了复杂的病。
所以看病选择医家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我们学医选择门派也是很必要的,会少走很多弯路,错路。本人就是活生生一个例子,在没有遇到许师之前,看病就靠感觉,所谓的辩证论治,方证对应,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治好了一些疾病,更是得到大家的谬赞与抬爱,不免心生惭愧惶恐。但是,现在我说句实在话,以前真是治好病了不知道为啥治好了,治不好了更不知道为啥治不好。现在则不同了,学了经典经方后不但疗效进一步提高了,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我为啥能治好病了,或者开了方子之后病人会有啥样的反应会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了,开方用药更有方向性针对性了。
对于此病,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经验丰富,治疗过的案例非常多,绝大部分都疗效很好。
据临床观察,除了书上写的那些症状外,孩子大多食欲不振,恶心干呕,腹痛连连,手脚不温,大部分孩子手都是凉的。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书上说此病大多发生在发烧之后,但据我们临床观察,也有很多孩子出现腹痛,并没有出现发热,医院检查肠系淋巴肿大。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讲一下我们治疗此病常用的方子。最常用的当属柴胡桂枝汤了。
《外台秘要》云:柴胡桂枝汤治心腹卒中痛者。直接说明了可以治疗腹痛。
《伤寒论》第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你看,发热微呕心下支结这都是跟我们书上所描述的症状非常相似的。
还有一个小建中汤,非常甜的一个药方,里边有大量的饴糖,这个房子也经常用,那些腹痛,大便干结,出虚汗的孩子经常会用。
《伤寒论》第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第13条,虚劳里急……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以上这些经典条文都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然我们反对辨证论治,方证对应,这些条文只是表象,条文背后所阐发的病机才是我们处方的根本。
针灸:
针灸对治疗此病同样疗效卓越,如果孩子正在发病,腹痛连连,药又不能及时入口,可先选择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内关、公孙等穴位能很快止疼,从而针药并用最终达到治愈。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预防其实我对预防疾病的认识是比较浅薄的,我对疾病的预防,现在所谓的养生一直持怀疑态度。我的观点一向是有病吃药治病,没病吃饭喝水。平时孩子尽量要饮食忌口,少时生冷刺激,多接触泥土地气,多嗮太阳,提高身体素质。
春天来了,万物生发,孩子们应该多出去接触大自然,感受阳光,提高免疫力,是长身体的好时机!
金水杨占伟中医诊所
(鸣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