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放射科余德洪副主任医师施行肠系膜上动脉微导管介入栓塞术后,让他担心已久的出血终于被止住了。
45岁的杨先生,无明显诱因下解血便,大便为暗红色稀烂便,一天要解7—9次,每次的量约g,且伴有头晕、心慌、口干等症状。医院急诊时,血红蛋白只有38g/L,为其施行急诊胃肠镜检查,胃内未见出血病灶,小肠出血诊断明确,于是约请了放射科余德洪副主任医同会诊后,决定施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
当晚,杨先生被送入放射科介入导管室,余主任为其施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术中发现空肠动脉分支显示异常血管团,并见斑点状造影剂外渗(出血),于是使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靶血管,予以适量明胶海绵和弹簧圈栓塞治疗。再次造影,见异常血管团消失,出血已被止住。术后,杨先生的便血症状消失,血色素逐渐回升,头晕、心慌、口干等症状消失。
据余德洪副主任医师介绍,像杨先生这样出血量较多、血红蛋白明显降低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往的手术是外科行剖腹探查术,需要在4—6米长的小肠上寻找出血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而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微导管介入栓塞术,术中可以对病变血管精确定位,术后24小时后就可下床活动,治疗效果好,手术创伤小。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儿童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