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结肠气囊肿1例

时间:2021-8-4 14:15:49 来源:肠出血

头部白癜风典型案例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AnLi/dianxingbingli/449.html

冰轮杯第三届氧与健康

网络科普大奖赛参赛作品5

一病历资料患者,女,63岁。年9月,于我院确诊“皮肌炎”后,经住院治疗好转,但近1年来反复发作,且近半年来常因“间质性肺炎伴感染”住院治疗。.8.9因“双下肢乏力伴皮疹1年余,带状疱疹4天”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确诊“皮肌炎、间质性肺炎、带状疱疹”并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激素联合丙球及调节免疫等治疗。住院过程中患者自诉近1月来常感腹胀,偶有腹痛,无规律,排气增多,大便次数较前明显增多,约4-5次/天,性状无明显改变。8月24日腹部立位平片:部分肠管积气扩张。8月26日全胃肠CT造影:结肠肝区局部肠腔扩张,浆膜下及粘膜下见较多结节状、条片状气体密度影积聚,部分突入肠腔,增强后肠壁未见明显异常强化;肠周系膜区另见少许小气泡影,符合肠气囊肿症表现。(附图1、2)该患者诊断明确,属继发性发病。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自9月1日开始于我科拟2.5ATA(吸氧30min×2,加、减压各25min)×3次后复查腹部CT示:结肠气囊肿较前明显吸收(附图3、4)。9月4日改为2.2ATA(吸氧30min×2,加、减压各20min)×4次后复查腹部CT示:结肠气囊肿已基本吸收(附图5、6)。为巩固疗效继续维持原方案HBOT3次,计10次,患者痊愈出院。

高压氧治疗前

二讨论确诊“皮肌

1、概念

肠气囊肿:(pneumatosiscystoidsintestinalis,PCI)又称囊样肠积气。是指分布于消化道尤其是小肠和结肠的浆膜下或黏膜下的多发性充满气体的囊肿。此病又被称为肠壁囊样积气症、肠气肿、腹气囊肿、囊性淋巴积气症等。如果只发生在结肠,又称结肠囊样积气症。本病相对少见,最早由DuVernoi(1730年)在尸解标本中描述,即原发性PCI。Mayer(1825年)命名。继发性PCI即首先由Koss于1952年命名。近年来由于结肠镜的普遍开展,结肠黏膜下PCI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本病常无症状或偶于影像或内镜检查时发现,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临床少见且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2、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表现,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如无固定部位的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便秘、腹泻、直肠出血、里急后重、体质量减轻以及排便习惯改变。有文献报道,除慢性假性肠梗阻外,大多数病例均有腹泻。各种并发症包括肠道和非肠并发症,肠道并发症主要由囊肿(粪便嵌塞)引起的肠梗阻和粪性溃疡并发穿孔所致;肠外并发症则由腹膜粘连或巨大囊肿压迫邻近结构所致。文献报道,肠扭转、肠梗阻、张力性气腹、消化道大出血、肠套叠和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可见于3%的病例,甚至出现肝门静脉气患者可无症状,或伴有腹痛、腹胀和饱腹感等消化道症状,腹泻常为粘液软便,可有气泡,严重时可伴发肠梗阻。

3、分类

PCI因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易误诊.往往在术中意外发现.根据发病部位可分小肠型和大肠型。大肠型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和脾区附近,升结肠和横结肠有时也可见到,但直肠不发病。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接触性三种:1、仅有15%为原发,其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PCI最多见于小肠,特别是回肠,约4%分布于结肠.原发性既往无基础病,病因不清。2、本病85%临床表现为继发症状,常继发于消化管狭窄、消化性溃疡、肠梗阻;支气管哮喘等阻塞性肺疾病;系统性硬化等胶原血管病;以及脏器移植等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激素治疗病史等。如当发生囊肿破裂、膈下出现游离气体时,易误诊为消化道穿孔;3、长期接触有机溶剂TCE(三氯乙烯)。

4、诊断

本病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PCI的诊断比较困难,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是主要误诊原因。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腹部X线平片可发现间位结肠征象即见大量气体位于肝和(或)脾与隔之间;浆膜下囊肿易破裂而出现膈下游离气体。如未见游离气体,单纯的气囊肿腹部X线平片,诊断十分困难,只有结合消化道造影,才能确诊。CT被认为是诊断PCI最有用方法,其区分腔内气体或黏膜下脂肪比X线更敏感;主要征象为病变肠管边缘呈葡萄或串珠状的低密度透光区;如为环形,常为良性病因且多见于结肠。如为线性或气泡状,则可为良性和致死性病因。肺窗方式可更好地观察到PCI,尤其是对结肠。腹腔镜检查和(或)手术探查:适用于肠浆膜下气囊肿。当临床高度怀疑而上述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需腹腔镜检查或手术探查,诊断性腹腔镜探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可决定是否需开腹手术。

高压氧治疗3次(2.5ATA)

5、治疗

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表现和潜在基础疾病来决定治疗策略。由于高达50%病例的囊肿可自发消失,故一般认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临床观察,无需特殊治疗。症状明显但又无肠缺血和(或)穿孔者,原则上行内科保守治疗,如胃肠减压、肠道休息、应用抗生素、输液支持和氧疗等。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考虑手术治疗。

6、高压氧治疗原理

1)高压氧可弥散入气囊泡以置换囊泡中非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氢气以及甲烷、乙烷和氩气;2)高压氧可控制厌氧性产气荚膜菌感染,以致囊腔内的氧气逐渐吸收,从而使囊腔塌陷甚至消失。为避免复发,PCI囊肿消失后氧疗至少持续2天。PCI可在几年内再次复发,氧疗仍然有效。

高压氧治疗4次(2.2ATA)

三小结PCI系分布于消化道尤其是小肠和结肠的浆膜下或黏膜下的多发性充满气体的囊肿。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临床少见且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和内镜检查。CT被认为是诊断PCI最有用的方法。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原则上行内科保守治疗,如胃肠减压、肠道休息、应用抗生素、输液支持和氧疗等。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考虑手术治疗。随着高压氧在临床的应用发展,近年高压氧治疗肠气囊肿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氧是生命之源氧是治病之本

■■■■■

作者: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汪晓巧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

承办:医院,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医院,安徽省中科大附一院,内医院,医院。

执行主席:丁建章

评委会:组长:潘树义。副组长:丁建章刘青乐陆敏邵伟波宁荣霞孙明莉

编委:丁建章胡慧军王浙解光艾宁荣霞曾宪蓉

策划:丁建章

氧护人生

氧育健康

-

页面编辑:汤丹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zlff/1241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