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5069.html
女子要养颜,第一要务是养血。因为女子以血为本,无论例假还是生育均依赖血的充足与濡养,才能保持功能正常。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如何养血补血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补血穴——血海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不能正常地运化水谷精微,就会导致血虚。
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于足太阴脾经上的血海穴,所以该穴具有很好的补气血功能。
有些女性在40岁左右出现黄褐斑、色素沉着,腰围变粗、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减少等问题,这些都和肝胆气血瘀滞、脾虚湿盛有关。按揉血海穴,可以健脾生血。
此外,由于血海穴能够行血活血,故老年人因气血不疏造成的皮肤瘙痒,也可通过按揉此穴来止痒。
血海位于膝盖上方,找准穴位的方法是:
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每天点揉两腿的血海穴3~5分钟,以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选取每天上午9~11时,脾经经气最旺盛之时按摩效果最好。
这些食物能补血1.当归:养血之圣药,味甘辛质润、性温、无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为妇科良药,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补血取当归头、当归身;活血多用当归尾。
2.红枣:甘,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等,是中国的传统滋补品。
3.红糖:甘甜、温润、无毒;入肝、脾;有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补血、祛寒止痛、破淤之效。特别适合产妇、儿童及贫血者使用。
4.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阿胶一般用量为三至九克,宜饭前服用,具体用量要根据个体体质情况来定。
5.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入肝、肾,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发、安神等功效。用于血虚,头昏目眩,体倦乏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高血脂症。
6.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肝肾阴亏、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
7.龙眼肉: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8.黑芝麻: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贫血萎黄、头晕耳鸣、咳嗽、头发早白、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
9.花生:调和脾胃,补血止血。其“补血”的作用主要是花生衣的功劳。因为花生衣能够补脾胃之气,所以能养血止血。同时,花生还有生发、乌发的效果。
养血补血食疗01龙枣补血茶材料:龙眼肉10克,大枣2枚,枸杞10克,水适量。
做法:将红枣洗净去核和龙眼肉、枸杞一起剁细,放入杯中加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养血安神。适合缺铁性贫血、气血不足的病人饮用。阴虚火旺、湿热、痰湿、糖尿病者不宜。
02龙眼合苓粥材料及做法:龙眼肉50克,粳米克,百合20克,茯苓10克,水适量加入锅中煲粥食用。
功效:养血安神健脾。适合心脾两虚的失眠患者及脾虚食欲不振的病人食用。
03桂圆茯神茶材料及做法:取鲜桂圆肉20克、茯神15克、乌梅2个、红枣(去核)5个。材料洗净,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上述材料煮20分钟即可。
功效:桂圆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茯神是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祛湿的功能较茯苓弱,但宁心安神的功能更强;乌梅收而不涩,能生津液、消食积、酸甘化阴。如喜欢甜食或感觉口感太酸,酌加冰糖。
四类人群的补血清单1、青年女性其90%的贫血与月经有关,应当适量补充红肉、肝脏、蛋类等含铁食物,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维生素C,能帮助食物中的铁吸收。
2、青年男性首先需要查清出血原因,青年男性特别易发上消化道出血和痔疮,应当食用容易消化和清淡的食物。
3、中年妇女、中年男性及老年人中年妇女的贫血多伴有子宫肌瘤,中年男性及老年人的贫血要排除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
其饮食主要以鱼、虾、杂粮和水果为主,多食用红肉、肝脏、奶、蛋类可能会有增加肌瘤或肿瘤长大的风险。
同时中老年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多吃动物类食物不利于基础疾病的控制。
4、贫血严重者贫血严重并长期依赖输血的患者,饮食应以清蒸和白煮为主,这样有利肠胃吸收。
忌食用肉、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及含铁药物,因为他们的血液里常含铁较高,体内脏器如肝、脾等蓄积铁过多,过多食用反而加重贫血。
·往期精彩推荐·咳嗽是肺火、失眠是肝火、口舌溃疡是心火,降火妙招在这里!
冬天伤了肾,春天必艾灸!再不补就晚了!
肝病都是拖出来的!晨起4个表现,是肝在求救!
尿酸高了别轻视,及早调理防痛风!
春天排排毒,一年身不堵!人体最易堵的这8个地方必须注意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