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77291.html?ivk_sa=1024320u
还有人说,鱼塘这段时间出现好多死鱼,草鱼这几天每天死亡十多尾,严重烂鳃!怎么办?
第一,建议先看鱼鳃上是否有虫;第二,根据照片判断,有烂鳃!第三,抓几条半死不活的鱼,解剖看肝胆等内脏是否有问题!
那我们如果只来看烂鳃问题,鱼鳃的发病不外乎就是烂鳃病,几乎在所有的鱼类品种且不同规格大小的鱼体均可染病,它是鱼类养殖过程中发生最频繁、危害严重、较难治愈的鱼病,可以并发也可单独发病。
养殖户最常用的方法是消毒。然而,烂鳃有六种,每一种引起的原因不同,有的是细菌引起,有的与水质有关,有的与饲料相关,当发生较为严重的情况时,切勿盲目判断用药!
1
细菌性烂鳃
细菌性烂鳃病几乎在所有养殖草鱼的区域,且不同规格的草鱼均可爆发。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呈现发病快、死亡迅速、继发性感染能力强等特点,如没能及时有效治疗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该病的发病水温为20℃~35℃,流行季节为4~11月,其中6~9月为发病高峰期,水温越高越容易爆发。
柱状黄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在水体中和鱼体表广泛存在。在水质较好,鱼体无损伤的条件下,鱼不容易发病。一旦水质变差,鱼体抵抗力下降后,细菌性烂鳃的发病率会大大提高。该菌主要是通过鳃和受伤的体表进入鱼体内,同时在鱼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生该病!
鳃丝腐烂,特别是鳃丝未端粘液很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有时在鳃瓣上可见血斑点,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发炎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
内服:恩诺沙星+三黄散g+地锦草末g+板黄散g+饲料20斤,连用三天;
外用:苯扎溴铵ml+浓戊二醛ml=3亩,及泼洒姜,第三天用菌必清1瓶2亩。
苯扎溴铵和戊二醛两者均为广谱杀菌有效物质,用于消灭水体和鱼体表的细菌(这里指柱状黄杆菌)。苯扎溴铵可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但对该致病菌(柱状黄杆菌,革兰氏阴性菌)更多的是抑制作用,而主要起杀灭作用的是戊二醛,戊二醛可以有效杀灭细菌芽孢。不过戊二醛在碱性水体中稳定性不是很好,而与苯扎溴铵混用时可加快戊二醛的杀菌速度,起到更好的杀菌效果。两者混用使得杀菌效果相互增强。
2
鳃霉引起的烂鳃
由真菌引起的鳃霉病,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有时呈现花鳃,严重时由于贫血,整个鳃呈青灰色。此病常使鱼暴发性地死亡,镜检会发现鳃霉菌丝。
治疗:第一天和第三天用霉平20g+泼洒姜g=1亩,全池泼洒,同时配合使用底质净化颗粒连用两次,第一天一次,第三天一次。
3
寄生虫引起的烂鳃
由于寄生虫的刺激,鱼的鳃部有大量的粘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中华蚤等可以通过眼睛判断。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要用显微镜确诊。
常常出现寄生虫与细菌性疾病并发,比较常见的有车轮虫,指环虫的寄生,导致鱼类鳃部的机械损伤,进而引发细菌感染,导致烂鳃的并发。
在处理的时候,首先需要针对寄生虫进行处理,如果首先处理烂鳃,不仅无法根治,也难获得好的效果。在处理好寄生虫性疾病之后,再对细菌性继发感染引起的烂鳃进行处理,才能彻底根治。处理寄生虫,建议千万不能用刺激性大的杀虫剂!贸然使用刺激性杀虫剂杀虫,可能容易导致鱼类出现中毒的状况!
烂鳃的诊断中,需要先对鳃丝进行镜检,确认是否有寄生虫中华蚤引起的烂鳃
中华蚤引起的烂鳃处理,外用:克虫定ml用4亩+泼洒姜g/亩;
同时内服:按5kg饲料添加虫虫草g,隔两天消毒后,一般推荐浓戊二醛。
4
营养性烂鳃
正常鱼的鳃丝是鲜红色,营养性烂鳃会使鳃丝肿胀,鳃丝末端分叉,鳃小片粘连成块状。
治疗:必须降低饲料蛋白!
同时内服:按5kg饲料,添加三黄散g+板黄散g,连用三天,每月三次。外用泼洒姜,化开后全池泼洒。
5
药害引起的烂鳃
滥用杀虫药与杀菌药、药物使用过量、水质不好等导致鱼鳃腐烂,鳃丝水肿呈现白色,有缺损。
治疗:先用硫代硫酸钠解毒,及泼洒姜全池泼洒,后配合藻种+单硅酸水质调节剂+氨基酸调水。
6
水质不好引起的烂鳃
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含量超标,比如氨能侵蚀鳃表皮的黏膜,从而导致鳃的表皮失去屏障,都容易导致鳃部受到刺激,进而引发鳃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导致鳃丝末端出现不规则的腐烂,带有淤泥,病鱼呼吸困难。
第一步用“强力净水宝”1包=1亩,与泼洒姜全池泼洒;
第二天使用“降氨灵+藻种”,晴天上午用池水泡两个小时全池泼洒,五天以后再用一次。建议每7天再这样用一次,常做调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