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时间:2016-12-13 1:34:14 来源:肠出血

知识

消化性溃疡

医院消化医学界

  消化性溃疡(PU):指胃肠道粘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在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为常见。

  常见病因:

  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高达90%-%,胃溃疡为80%-90%。

  二、药物:长期服用NSAIDs、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化疗药物、双磷酸盐等药物的患者可发生溃疡。

  三、遗传易感性

  四、胃排空障碍:十二指肠-胃反流可导致胃粘膜损伤,胃排空延迟及食糜停留过久可持续刺激胃窦G细胞,不断分泌促胃液素。

  五、其它因素:如激素、血供不足或血流淤滞等

  常见诱因:应激、吸烟、长期精神紧张、进食无规律等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1、复合性溃疡:男性多见,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2、幽门管溃疡: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易出现呕吐、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3、球后溃疡:指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的溃疡,易并发出血

  4、巨大溃疡:指直径2cm的溃疡,常见于有NSAIDs服用史及老年患者。

  5、老年人溃疡: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症状者多见,较易出现体重减轻和贫血,需与胃癌鉴别。

  6、儿童期溃疡:患儿腹痛多在脐周,时常出现呕吐。

  7、无症状性溃疡:常以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8、难治性溃疡:经正规抗溃疡治疗而溃疡仍未愈合者。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一)上腹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是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

  (二)其它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可单独或伴疼痛出现。

  二、体征:本病活动期可有上腹部压痛,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疼痛的节律性:

  DU:进食→疼痛缓解→疼痛(多为空腹痛、可伴有夜间疼痛)

  GU:进食→疼痛→缓解(多为餐后痛,一小时左右发作)

  辅助检查:

  1、胃镜及粘膜活检:内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覆盖有白色或灰白色苔膜,边缘整齐,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分活动期(A1、A2)、愈合期(H1、H2)和疤痕期(S1、S2)

  2、X线钡餐检查

  3、幽门螺杆菌(HP)检测:

侵入性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首选)、黏膜涂片染色、组织学检查、微需氧培养、PCR

  非侵入性试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血清学试验

  4、粪便隐血检查:了解溃疡有无合并出血

  诊断

  依据本病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痛等典型表现,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消化性溃疡的确定诊断,尤其是症状不典型者,需通过钡餐X线和(或)内镜检查才能建立。

  鉴别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无器质性病变,病情明显受精神因素影响,常伴有消化道以外的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安定剂、对症处理常能收效。X线、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2、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疼痛位于右上腹可伴有发热、黄疸,B超、内镜或ERCP检查有助鉴别。

  3、胃癌:病情呈进行性、持续性发展,上腹部包块,体重下降,内科药物疗效不佳,借助内镜加活检或GI区别。怀疑恶性溃疡一次活检阴性者,短期内复查胃镜并再次活检,强力抑酸剂治疗后,溃疡缩小或愈合不能排除恶性溃疡。

  4、胃泌素瘤:亦称Zo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特点是高胃泌素血症,高胃酸分泌,和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治疗:

  1、根除HP治疗

  2、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PPI

  3、保护胃黏膜治疗

  4、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暂停或减少NSAID剂量,检测H.Pylori感染并行根除治疗,未能终止NSAID者,选择PPI治疗,既往有PU病史或溃疡高危人群,必需用NSAID治疗者,同时服用PPI有预防作用。

  5、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经内科治疗后可以愈合,因此决定手术应取慎重态度。一般手术指征为:经过严格内科治疗不愈的顽固性溃疡,胃溃疡疑是恶变者或有严重并发症内科治疗不能奏效者。

告别胃镜恐惧,吞粒“胶囊”即可做胃镜

-09-12医院大滇胃肠科

提起胃镜,人们多半会想到从口腔插管,不少做过胃镜的人会用“痛苦”、“恶心”、“难受至极”等词汇来形容这一经历,因而也成了“畏镜”一族。

胶囊胃镜的出现让人们不再谈胃镜色变。患者只要吞下一颗普通胶囊药物大小的胶囊内镜,医生就能把隐藏在患者胃里的病灶看得清清楚楚,整个过程仅需要8小时,医院正常工作、生活。据了解,这种让患者可做无痛苦胃镜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已在国内及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医院内镜中心主任章宏表示,传统的胃镜是经口检查,常规胃镜的先端直径为9.2毫米,由于管径较粗,经口进入对咽喉部刺激较大,所以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常会有恶心、呕吐等反应。而胶囊内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病人的不适感。与服用普通胶囊药物无异,吞下胶囊后病人就能自由活动,第二天把记录仪还给医生即可。

胶囊内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受检者正常工作等优点,并且一颗小小的胶囊可将食管、胃部、大小肠等部位进行一次性检查,避免了传统的多项检查,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以及检查不适。被誉为消化内镜发展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是当今小肠疾病检查的“金标准”。据介绍,胶囊内镜前端为透明的球状,里面是一个微型数码摄像机和6盏闪光灯。可以在漆黑的消化道内拍出清晰的照片,胶囊内镜检查前,被检查者须先禁食,病人服下该“智能胶囊”后,胶囊因胃肠动力自行在体内穿行,并摄下胃和大肠、小肠、食管的图像,图像通过传感器以数字的形式传输到病人随身携带的一个移动硬盘大小的记录装置上。整个过程仅需要8小时,医院正常工作、生活。时间到了以后,病人只需送回数据记录仪,医生根据记录仪内的近8万张照片,查看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病变情况,最后,智能胶囊将自动排出体外。

作为全球第二、国内第一自主研制的医用无线内镜,0M0M胶囊内镜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的缺点,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内镜发展的革命与方向。

哪些情况需要尽早或定期做胃镜?

1.40岁以上病人近期出现消化不良或突然呕吐、解黑便者;

2.突然消瘦,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公斤以上,而排除糖尿病或甲亢者;

3.无明显原因出现黄疸、乏力、发烧;

4.拟诊为良性溃疡,但五肽胃泌素刺激仍缺乏胃酸者;

5.已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者;

6.胃溃疡经两个月治疗无效,x线检查显示溃疡反而增大者;

7.胃息肉大于2厘米者;

8.胃切除后15年以上者。

胃癌患者早期有哪些临床症状?

近半胃癌患者在早期并无特殊临床症状,只有部分人会有轻度消化不良,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等,但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因此,高危人群每年定期做胃镜检查尤为必要。我国的胃癌患者中,能够在早期发现的不足一成。目前胃镜检查仍是早期胃癌诊断的“金标准”,胃癌高危人群最好能每年做次胃镜。

我市首例“胶囊胃镜”检查落户医院。“胶囊胃镜”不需任何麻醉,患者只要服下一粒小小的“智能胶囊内镜”,就能代替胃肠镜进行检查,并可检查人体整个消化道疾病,是当今消化道疾病最先进的检查方法之一。-

医院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zlff/402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