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健康大讲堂大肠息肉是怎么回事,为

时间:2016-12-31 8:16:36 来源:肠出血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内镜、X线、B超等检查技术的进步,消化道息肉的发现率大大提高了。

息肉(polyp)是一形态学名词,泛指一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小的肉疙瘩称为息肉,生长到一定程度就叫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结肠癌和肠息肉关系密切,因为结肠息肉多数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部位,而结肠癌恰恰也长在此部位。

一般而言,息肉的恶变率因息肉的种类不同而异。非肿瘤性息肉不易癌变,而肿瘤性息肉易癌变;不伴异型增生性息肉几乎不癌变,而伴异型增生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基底部宽的息肉、多发性息肉、息肉大于2厘米、病程在两年以上者等恶变率较高;腺管乳头状或乳头状腺瘤性息肉恶变率高。若是以恶变率高的息肉,则需要及时切除,以绝后患。切下来的息肉一般会进行显微镜下病理检查判断良恶性或者是否属于癌前病变。总的来说,大肠息肉是恶变率较高的疾患,属癌前病变之一,小的数目较少的息肉一般在肠镜检查时就可以一并切除。

专家认为只要内窥镜检查所能到达的消化道部位,均可在内窥镜的直视下行息肉的圈套摘除或行电热、电凝切除,无需剖腹,也不用切除病变部位的胃或肠,手术过程十分简单易行。只有特别大的息肉或者怀疑癌变的息肉会转到外科开刀手术切除。总之,消化道息肉患者通过以上的治疗,不仅可以消除恶变的隐患,而且可以解除精神上的顾虑,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检查和治疗态度。

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年龄大于50岁的人。此外,坐的时间越长,患肠息肉的风险也越高。建议这几类人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隐血等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在结直肠癌高发的欧美国家,从50岁开始,就推荐所有人每年对自然排出的粪便做隐血检查,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

查阅与分享

○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点右上角→查看帐号→







































如何确定白癜风病因
白癜风能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zlff/478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