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天喝牛奶,却喝错了一辈子喝牛

时间:2017-6-12 14:49:37 来源:肠出血

“牛奶是补钙佳品,那就多喝点,当水喝!“”保质期短的牛奶,当然比保质期长的更好啊!“类似关于牛奶的说法我们经常听到,不少人信以为真,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咱们一一揭露!

1、喝牛奶有最佳时间吗?

并没有什么最佳时间。什么时间喝牛奶最好,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比如,晚饭后半小时喝——利用率最高;饭前1小时—胃不好的人合适;睡前1小时-助眠;运动前1小时-涨肌肉;来不及用餐时-防止饥饿;长期用避孕药时-补钙。

2、保质期短的牛奶更好?

超市里牛奶的保质期有3天、30天的,也有4个月、6个月等。虽然保质期长短不同,但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保质期短的包装牛奶,一般是采用较温和的灭菌温度,在杀灭绝大多数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几乎完好的保存了营养成分和风味口感。而保质期为几个月的牛奶,杀菌温度更高,几乎杀灭了所有的有害菌,同时损失掉部分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但喝牛奶主要补充的是乳蛋白,所以差别并不大。

3、牛奶比豆浆好?

不能单纯说这两种哪个好,奶类和豆浆是最佳的营养饮料配合。

牛奶中富含钙,而豆浆中钙相对较低,更富含钾镁;

牛奶中维生素A丰富,而豆浆中不含;

豆浆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K较多,而牛奶中比较少;

牛奶中不含有膳食纤维,而豆浆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纤维;

牛奶中含有少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而豆浆含有少量不饱和脂肪,以及降低胆固醇吸收的豆固醇;

豆浆中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可减少更年期妇女的钙流失,而牛奶中含有促进钙吸收的乳糖和维生素D。

早餐可以两者同饮,或在饮豆浆之后,用牛奶或酸奶作为上午的加餐。

4、玻璃瓶牛奶更新鲜?

未必。玻璃瓶是一种比较原始且常见的巴氏奶包装,与屋顶包相比,对光线、空气、水分等的阻隔能力相对较差,保质期相对较短,一般为2~3天,而且需要全程4℃的保存条件。

屋顶盒包装的牛奶(外形像一个小房子),有效地阻隔了光线、空气、水分的进出。较好地保证了牛奶的品质,4℃下的保质期大概在14~21天。

5、喝袋加热的牛奶会导致铝中毒?

不会。央视财经记者曾做过相关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不加热、加热2分钟、加热10分钟和外包装破损加热4种方式均未检测出铝。即在包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带包装煮牛奶并不会造成铝超标。

6、早餐奶比普通奶更好?

错。早餐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和一点麦粉等,与普通奶的营养差不多,但却含有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不如普通牛奶。早餐奶的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只有早餐需求的三分之一,远不能代替早餐。

7、高钙牛奶补钙效果好?

错。牛奶本身就是含钙丰富的食物,而且其中的钙与蛋白质保持微妙的平衡关系,如果向其中添加很少的钙,可能对这种平衡影响比较小,而添加太多的钙,则容易造成蛋白质体系的不稳定,使得蛋白质沉淀,影响口感和品质。所以向牛奶中加钙多加反而不宜。

8、牛奶补钙,可以当水喝?

错。牛奶喝多反而会缺钙。牛奶是补钙佳品,是因为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适当的蛋白质易于钙吸收,如果摄入过多,就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导致钙流失。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中建议,牛奶以及奶制品每日推荐摄入量是克。普通的毫升的袋装奶,每天喝一至两袋就足够了。

9、吃药时能喝牛奶吗?

错。牛奶中的成分可能会影响药效,或与某些药物发生中毒反应。

牛奶与药物同服时,可在药物表面和胃黏膜形成一层薄膜,待薄膜被消化吸收后,药物已错过了最佳吸收期,因此降低了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所以服药与喝牛奶需至少间隔一小时。

注意,这些药不能与喝牛奶一起服用:

地高辛,牛奶中钙可能增加地高辛的毒性;

四环素类,与牛奶中钙在肠道螯合,减少药物吸收;

含铁的药物,牛奶中钙和铁在十二指肠竞争吸收,减少药物吸收;

左旋多巴,牛奶在肠道分解产生大量氨基酸,阻止左旋多巴在肠道吸收;

雌激素,牛奶使代谢酶活性增加,减弱此类药物疗效。

尤其老年朋友切忌用牛奶送服这些药物。

10、喝牛奶易增肥?

错。牛奶含水分87%左右,克一袋的全脂牛奶仅含能量千卡,相当于小半碗米饭。和很多食品相比,克牛奶的能量实在是很低了。克一包的饼干含能量千卡以上;克猪后臀肉含能量千卡。一个普通苹果含能量达千卡,相当于牛奶的3/4,却被称为减肥食品。可见,牛奶并不能算是容易让人发胖的食品。

9类人不宜喝牛奶

1、消化道溃疡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虽可缓解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但因其能刺激胃肠粘膜分泌大量胃酸,会使病情加重。

2、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喝牛奶

食物中的铁需在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才能被吸收利用。若喝牛奶,体内的亚铁就与牛奶的钙盐、磷盐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影响铁的吸收利用,不利于贫血患者恢复健康。

3、平时有腹胀、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者不宜喝牛奶

这些症状虽不是牛奶引起,但饮用牛奶后会使这些症状加剧。因此,平时腹胀、腹痛腹泻的人不要喝牛奶。

4、腹部手术后的患者不宜喝牛奶

此类病人多有肠胀气,牛奶中含有较多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肠内不易消化,发酵后可产生气体,使肠胀气加重,不利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5、乳糖酸缺乏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乳糖含量较高,但必须在消化道乳糖酸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乳糖酸缺乏,食用牛奶后就会引起腹痛、腹泻。

6、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和胰脂酶的参与,饮用牛奶将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进而加重病情。

7、返流性食道炎患者不宜喝牛奶

含有脂肪的牛奶会影响下食道括约肌的收缩,从而增加胃液或肠液的返流,加重食道炎症状。

8、铅作业人员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的乳糖能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和蓄积,因而可以加重和引起机体铅中毒,出现头晕、失眠、易疲劳等症状。

9、肾结石患者不宜喝牛奶

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故易形成结石。









































卡泊三醇 说明书
白癜风诊疗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zlff/659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