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时间:2017-6-18 8:32:24 来源:肠出血

消化道出血系指血液从食管、胃呕出或经肛门排出。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有其特点,病因与较大儿童有所不同。当失血量较多时,更容易引起休克。如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死亡。

一、按出血部位分类:以Treitz韧带为界:1.上消化道出;2.下消化道出血。

二、根据出血原因分类:1)出血性疾病;2)感染性疾病;3)胃肠道局部病变:应激性溃疡、胃食管返流、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等。

常见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一、咽下母血(咽下综合症):

1.病史:(1)母亲有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2)母亲乳头皲裂、糜烂,吸入母血。

2.表现:生后1-2天呕吐咖啡色胃内容,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貌或失血休克表现。

二、应激性溃疡:引起应激性溃疡的诱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HIE、颅内出血、化脑;窒息缺氧;其他:如低血糖、寒冷损伤综合症;重症感染。

三、新生儿出血症:由于缺乏VitK,影响VitK依赖因子(Ⅱ、Ⅷ、Ⅸ、Ⅹ)的合成。病因:1.出生时血中VitK水平普遍较低。2.母乳中VitK很少。3.肠道菌群未建立,产生VitK较少。4.肝胆疾病因胆汁分泌减少,可影响VitK的吸收。5.肠道菌群受抑制,VitK合成不足。6.母亲产前用药,如抗惊厥药(苯巴比妥)等。

临床表现:症状出现时间:早发型——生后24小时出现;经典型——生后2~5天出现;晚发型——生后1个月左右。

常见出血部位:胃肠道、脐残端、皮肤、鼻出血、尿血、早产儿多见颅内出血。

化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正常——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

四、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壁缺血缺氧或肠粘膜损伤而发生的肠粘膜缺血性坏死。

病因:早产儿(WTg)多发;各种原因致肠壁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喂养因素如奶方过浓,渗透压过高;细菌感染。

临床:腹胀、呕吐、腹泻、便血;便血特点——病程1~2天或数天后才出现,可呈鲜血、果酱样或便中

带血或仅有潜血(+)。

五、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外科疾病

常见: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消化道重复症;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病变

少见:肠息肉、美克尔憩室、肠系膜血管栓塞、嵌顿疝、肠套叠。









































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zlff/672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