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黑变病,学名是大肠色素沉着症(Pigmentationoflargeintestine)。随着便秘人数的增加,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黑变病的检出率也在明显升高。西方国家的检出率约为10%甚至更高;国内资料显示,检出率为0.06%-5.9%之间。除了结肠,这种病还会影响食道、胃、十二指肠及回肠。那么,这种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滥用泻药可能是最大诱因
时至今日,大肠黑变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调查发现,约78%的人有便秘史,并且曾经服用泻药。这些泻药中含有番泻甙和大黄酸,属于蒽醌类。蒽醌类泻药和滞留粪便残渣等多种因素会导致细胞凋亡,使结肠上皮细胞受损。然后这些凋亡的细胞(凋亡小体)和组织碎片,在巨噬细胞的作用下转化为脂褐色或其他色素,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后形成典型的大肠黑变病。所以呢,目前医学界认为,慢性便秘和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是导致大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
患病的肠道会呈现出虎皮样外观
作为一个常年便秘的人,怎样才能知道是否患上了大肠黑变病呢?这种病不同于其他肛肠疾病,需要通过结肠镜检查才能诊断出来。所以作为便秘和肠道息肉病史的人,建议您定期去做结肠镜检查。
那么,得了大肠黑变病的肠道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在内镜下可以看到,患有黑变病的结肠黏膜光滑,呈现出棕褐色甚至黑褐色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在病变早期和病灶边缘,变为黄色或粉红色,使整个肠腔都变暗了。患病肠道呈现出颗粒状、网格状的改变,有的像虎皮、蛇皮一样,有的类似槟榔切面。
一旦停用泻药,大肠黑变病会自行消退
别害怕,大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可逆的病变。虽然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但是研究发现,如果是因为习惯性便秘而患上这种病,只要停用蒽醌类泻药,改善饮食结构,锻炼身体以增加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就可以使大肠黑变病得到改善。如果您的便秘必须服药,可以使用渗透性通便剂或肠道动力药。多数学者一致认为,一旦停用了泻药,结肠中的色素沉着斑块就会自行消退了。
大肠黑变病与结肠息肉和肠道癌症有关吗?
那么,大肠黑变病与结肠息肉有关系吗?这种病是否存在癌变的风险呢?这两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国外的研究结果发现,大肠黑变病患者中,大肠腺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没有这种病的人。还有一份前瞻性研究提出,大肠黑变病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正在增大。国内也有类似的报道。不论怎样,长期服用泻药毕竟不是好办法。如果您真的出现了便秘情况,还是应该尽早就医,进行专业治疗,以免滥用泻药造成身体的其他不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