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能引起小儿肠息肉

时间:2017-8-13 16:56:02 来源:肠出血

小儿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呈球形或卵圆形,大多直径不超过1cm,息肉的表面光滑,均有长蒂,为正常结肠粘膜,当蒂接近息肉时,粘膜上皮转为肉芽组织。

常见的表现

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

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少数儿童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小儿肠息肉怎么治疗

小儿肠息肉主要在直肠,患者以2~8岁最多。传统观点认为儿童肠息肉常为良性,自行消失的可能性大,不足为虑。

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这种安全感并不可靠。儿童肠息肉尤其是多发性息肉并非永远良性,随着肠息肉数量的增多,时间的延长,肿瘤性改变的危险性增大。

专家们建议,为了保险起见,除8岁以下儿童的单个肠息肉可观察1年外,8岁以上儿童的单发性息肉和8岁以下儿童的多发性息肉应在诊断明确后全部切除。8岁以下儿童的单个肠息肉在一年的观察期间不消失者,亦应切除。

因此,凡有不明原因的医院查明原因,如进行乙状结肠镜、钡灌肠等检查,并及时予以处理,以免后患。

长期便秘可以引起肠息肉

长期便秘,使粪便在大肠中停留过久。大便中的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易造成大肠粘膜的损伤。或因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破坏了局部稳定的平衡状态,使细胞增生过快;或是细胞脱落速度减慢;或二者兼而有之,故而形成息肉状突起。因此,长期便秘也可以导致肠息肉。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中医疗法
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zlff/725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