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案例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

时间:2021-3-11 2:30:35 来源:肠出血

北京最佳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探索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例胃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抽签分组方式,分别为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60例)和对照组(晚期肠内营养;60例),所有患者均在年8月至年8月收治。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3.45±5.78)岁,22例为男性患者,38例为女性患者,血浆白蛋白(57.36±10.62)g/L。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3.87±5.35)岁,23例为男性患者,37例为女性患者,血浆白蛋白(57.52±10.71)g/L。两组胃癌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晚期肠内营养,术后第2天,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营养液补充,总剂量控制在mL左右,之后维持此剂量支持。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在营养剂基础上,配合营养科配制的匀浆膳。术后6h开始进行营养素溶液灌注(维持12h),早期速度为每小时40mL,总灌注量为mL。治疗1d后,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可适当添加营养液总量、浓度、滴速,术后1d每小时剂量为60~80mL,总剂量为mL,术后第2天再增加至每小时~mL,总量为1mL,术后第3~4天,总剂量维持在~2mL。若患者肠内营养补充能量不足,可适当进行肠外营养补充,直至患者能够经口进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转铁蛋白水平值、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浆白蛋白、疼痛评分值。疼痛评分:最低值为0分,最高值为10分,患者疼痛感越强评分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结果

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转铁蛋白水平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加快肛门排气时间,缓解疼痛感,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胃癌患者术后可因为疾病原因无法正常进食,再加上每日又需不断的能量消耗,从而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对此应需肠内营养。同时有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可导致病情恶化、免疫失调等事件发生。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通过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从而更符合生理,利于内脏的蛋白质分解和合成。

营养支持途径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更能够减少细菌的滋生,保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激素分泌,防止内毒素移位,改善机体微环境,补充营养物质,促进门脉循环,维持肠道运动功能,从而减轻应激性代谢,缓解急性炎性反应,提高免疫能力。

而在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护理,方可提高治疗效果:①温度的调节:将肠内营养物温度控制在37℃左右,确保与人体温度相近,若天气比较寒冷,可通过热水袋和电子加温器进行加温;②成立专门的营养小组:由科室内营养丰富、资历高的护理人员组成营养小组,根据医嘱,对营养制剂进行调配,且将配制完成的营养剂,放入冰箱内,且在24h内用完,切忌在冰箱内取出后,需复温后再输注,不可进行煮沸加热;③营养制剂的量、浓度应从低至高,避免腹泻发生,给予肠道一定适应过程,防止脱水发生;④速度的调节:早期输液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20mL,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方可增加输液速度,为确保输液速度的准确性,可使用输液泵进行控制;⑤加强患者排便观察,若患者出现腹泻现象,应立即调整营养液剂量、浓度、速度、温度,若患者出现便秘、大便干结现象,可遵医嘱给予患者服用杜秘克药物辅助;⑥为了保证输液管的通畅,应在每日输液完毕后,使用20mL温开水进行管道冲洗。

总而言之,对胃癌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可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原作者:寇红1,李扬2

原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1、肿瘤外科;2、护理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1169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