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几大元凶

时间:2022-5-10 16:55:46 来源:肠出血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跟十二指肠的一种病变,如果对其放任不管,就会给我们享用美食带来很大的麻烦。如何及早识别防患于未然,如何对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呢?本期《健康新生活》,医院消化科的吴林副主任,就将和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吴林: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消化专家委员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员。擅长不明原因肝病、胰腺疾病、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对肝胰穿刺、胃肠镜及各项镜下治疗技术有较深造诣。

正常我们胃内的PH值可达到0.9-1.5,酸度非常高,但因为胃里面有自身的粘膜屏障存在可以保护我们的胃粘膜,所以胃不会被其所伤害。但一旦这个粘膜层被破坏掉了,胃酸就有可能引起胃部溃疡的发生。

除此之外,非甾体类消炎药、抗炎药、饮酒、吸烟以及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等都有可能破坏我们的胃粘膜屏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导致溃疡的发生。

消化性溃疡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特点。

具有烧灼样痛感,持续时间有可能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常在秋末春初季节相对冷时出现。病人往往呈现一种餐后痛,然后一段时间之后腹痛缓解,等到下一次就餐后又开始疼。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出现类似腹胀、纳差、早饱和嗳气等症状。

体检如何发现消化性溃疡呢?现在的血清胃功能检测,就包括了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以及两者的比值、以及胃泌素17这4个项目;再加上幽门螺杆菌抗体,这5个项目就是我们现在非常流行的早癌筛查。它可以在很早期的时候就判断病人是不是存在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哪些人有必要检查幽门螺杆菌?

1.有胃癌家族史;

2.需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制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3.出现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或消化不良症状等。

明确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可以用含铋剂的四联方案来进行根除治疗。其根除率可以达到80%到94%左右。除此之外还要排查有没有其它病因,如又没正在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或者说长期饮酒等等。只有尽量把这些危险因素控制下来,才可以促进溃疡的修复、愈合,减少其复发。抑酸治疗现在也很常见的,它起效快,作用持久,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愈合率可达到80%到%。不过停药以后复发率较高,有些可能超过50%。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1334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