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07/4442971.html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炎症性肠病合并静脉血栓:权衡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
文献来源:InflammBowelDis.Oct20;27(11):-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既往的观点与实践: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年发病率为1-2人/千人。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心血管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在约50%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都存在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外伤、住院、卧床静养、怀孕、雌激素摄入或癌症。
已经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炎症性肠病(IBD)会明显增加静脉血栓风险,而且复发性静脉血栓风险也进一步增加。
除了上述血栓形成风险因素外,活动性炎症活动、广泛肠道炎症病变、糖皮质激素使用也会增加静脉血栓风险,特别是在IBD患者中。
此外,研究显示静脉血栓会增加IBD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
急性静脉血栓患者需要立即开始强力的抗凝治疗(AC)至少3个月,以防止栓塞进展和复发。对于静脉血栓复发风险高的患者(例如IBD患者),应考虑给予长期抗凝治疗。
然而,抗凝治疗并非没有风险,可能会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出血并发症。
因此,二级血栓预防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取决于抗凝治疗的利弊权衡。只有当复发风险超过出血风险时,才建议进行长期抗凝治疗。
IBD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失血,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更多见,粘液脓血便是UC疾病活动的标志。
此外,尽管严重肠道出血是IBD罕见并发症,但可能需要急诊手术。所以任何抗凝治疗都会增加IBD患者的出血风险,从而影响对这些患者的治疗决策。
但是,关于IBD患者抗凝治疗期间的出血风险,目前的数据有限且并不完全一致。
之前一项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多中心观察登记研究显示,标准治疗剂量的抗凝治疗对IBD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63名IBD门静脉血栓患者,发现有4名患者出现出血。
此外,部分研究显示静脉血栓预防性抗凝治疗是安全的,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也有研究报告预防性抗凝治疗增加了输血的需求。
存在的问题:
发生静脉血栓IBD患者未来血栓复发的风险升高,因此有必要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但是,目前我们对IBD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知之甚少,需要更多证据来评估静脉血栓IBD患者抗凝治疗期间的出血风险。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调查了IBD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复发率。通过电话随访和病例分析,来收集IBD患者出血的情况。
通过比较IBD患者抗凝与不抗凝的时间段,来评估静脉血栓相关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
研究共纳入名IBD患者,其中女性患者52名,40名溃疡性结肠炎,64名克罗恩病,3名未分类IBD。
总体来说,抗凝治疗累积时间为患者-年,未抗凝治疗累计时间患者-年。
在此期间,总共有21名患者发生了23起出血事件,其中13起出血事件发生在没有抗凝治疗的情况下,10起出血事件发生在抗凝治疗期间。
在抗凝治疗期间,没有记录到致命性出血事件。
在抗凝治疗期,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6/患者-年。非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为0.9/患者-年。
IBD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
使用抗凝药物(校正后IR=3.7;95%CI:1.5-9.0;P=0.)溃疡性结肠炎(校正后IR=3.5;95%CI:1.5-8.1;P=0.)总之,IBD患者在抗凝治疗期间发生非致命性出血的风险增加。
但考虑到IBD患者静脉血栓的高复发风险,抗凝药物导致的出血风险也许是值得承担的。
启示和影响
这项研究显示,IBD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的发生率增高,但没有增加致命性大出血或手术的风险。
目前已知,IBD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与死亡率增加相关。
静脉血栓患者的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复发,但存在相关的出血风险,特别是那些已经出现胃肠道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风险更高。
然而,IBD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风险的文献有限,而且先前的数据也并不一致。
这项研究发现,所有非抗凝治疗期间发生的出血事件,在患者住院期间都需要输血(红细胞),这说明IBD可导致炎症疾病相关的慢性贫血和胃肠道出血。
抗凝治疗期间,10名患者中有6名需要输血(红细胞),不需要手术,也没有发生致命性出血。
IBD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的出血危险因素?这项研究显示,除了抗凝治疗外,溃疡性结肠炎(UC)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便血是UC炎症疾病活动的标志,所以与抗凝治疗无关。
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多数患者的出血部位是结肠,结肠受累的UC和CD都存在这样的风险。因此,结肠型IBD是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一些IBD患者存在胃肠道出血的其他危险因素,例如胃肠道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这也会影响出血的发生风险。
因此,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能也会增加出血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应加以考虑。
另一个重要的观察结果是,70%在抗凝治疗期间发生出血的患者,当时存在IBD炎症疾病活动。
例如内镜检查发现黏膜病变、CRP升高或使用激素,这都可以证实炎症疾病活动。
这些发现与之前一项研究报道相似,这项研究报告IBD炎症急性发作期间的抗凝治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这项研究数据表明,IBD患者抗凝治疗期间的出血风险增加,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致命性出血和死亡风险。
大多数出血IBD患者伴有炎症疾病活动,内镜检查时存在黏膜病变。
鉴于IB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后复发风险较高。在权衡利弊之后应根据临床指南进行抗凝治疗。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