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俞穴人体穴位,归足太阳膀胱经。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该穴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
皮肤由第3、4、5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经过。
腰大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呈纺锤形。起于第十二胸椎、上四个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
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友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腰大肌的前面还有输尿管由肾门行经到盆腔。
1、运动系统疾病: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
2、消化系统疾病:外散大肠腑之热。理气降逆,调和肠胃。腹胀,泄泻,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3、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
4、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配气海穴、足三里穴、支沟穴治便秘。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刺法1、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2、向下平刺2~2.5寸,透小肠俞,局部酸胀,针感可向骶髂关节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