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急性出血性回肠炎的诊治及体会程国

时间:2016-11-25 1:22:26 来源:肠出血

猪回肠炎是由厌氧茵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增生性回肠炎主要感染1-3月龄断奶仔猪,临床症状表现比较轻微,部分病猪排出水泥样稀粪,饲料转化率下降,没有其他可见临床症状。急性出血性回肠炎主要感染炎4-12月龄的青年猪和繁殖小母猪,一般初期排黑色或黄绿色的粪便,后期便血,皮肤苍白,体温降低,临死前排出血样稀粪,如果观察不仔细,常因治疗不及时导致死亡,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现将一例猪回肠炎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发病情况

四川某猪场有能繁母猪头,并设有一个头的公猪站对外供精。年10月开始,公猪站常出现成年公猪突然死亡,死前皮肤苍白,临死前排出大量血样稀粪,剖检发现腹腔脏器大面积出血,场长怀疑是回肠炎,采用泰乐菌素连续饲喂7d,得以控制。年4月,该公猪站将1头死精公猪转至该场配怀舍用于查情。5月初,配怀舍少部分母猪开始出现厌食,体温降低,皮肤苍白,技术员采用青链霉素配合复合VB治疗无效,1-2d后死亡,至笔者临诊时,已死亡2头怀孕母猪。

2、临床症状

病猪早期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或厌食,体温为38.0-38.5℃,皮肤苍白,精神萎靡,少数病猪粪便发黑并伴有细微血迹存在,其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3、病理变化

回肠炎病猪的显著病理变化是肠腔严重出血,内壁出血的同时常伴随有许多上皮细胞大面积的变性和脱落,出现大量的血性腹水,结肠内积有含血的粪便,回肠壁有轻微的增厚,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变。

4、实验室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猪回肠炎。为进一步确诊,采取病猪的肠黏膜,送实验室进行检查。肠黏膜涂片后进行姬姆萨液染色,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到细胞内含有劳森氏菌(短杆状两端呈锥形或钝圆形)。

5、治疗

根据该病死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笔者确诊本病例是急性出血性回肠炎,因此结合猪场实际采取如下措施。

5.1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猪回肠炎通过粪、口传播疾病,应严格禁止公猪站转淘汰公猪用于配怀舍查情,对发病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然后采用新洁尔灭配合复合碘消毒喷雾1次,重点是发病猪接触过的饮水和饲喂器具。

5.2对易感猪群进行全群药物保健

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mg/L+强力霉素mg/L,连续饲喂14d。

5.3加强对猪群的观察

对部分不食、体温偏低并伴有皮肤苍白的猪只,首次一侧肌内注射泰妙菌素20mL,另一侧注射“止血敏”(主要成分:酚磺乙胺)2-4mL,2次ld。第2d一侧肌内注射泰妙菌素10mL,另一侧注射右旋糖酐铁2-4mL,2次/d。

6、小结与体会

1)急性出血性回肠炎,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贫血。首次观察到的临床症状常常是排出黑色柏油状粪便,可能会逐渐变稀。然而有些猪只并没有出现粪便异常情况即发生死亡,仅仅表现为皮肤苍白和体温降低。此类猪只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多以死亡告终。

2)在治疗方面,药物的摄入量是关键,建议首次用药加倍,同时要采取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3)在预防方面,目前国内关于猪回肠炎疫苗使用效果的报道较少,临床上也没有普及,建议猪场结合本场回肠炎发病的实际情况,采用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等进行定期药物保健。因为劳森氏菌在5-15℃条件下可以在粪便中存活2周,所以建议投药时间最好为14d。









































南昌白癜风医院
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208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