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时间:2016-12-1 1:43:29 来源:肠出血

息肉(polyp)是一形态学名词,泛指一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大肠息肉其实就是大肠粘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管内长了肉赘。小的肉赘称为息肉,息肉病理类型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不同类型大肠息肉的癌变率在3-30%,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最大,遵循着“正常黏膜-腺瘤-癌”这一演化过程,一般需要5-15年。

大肠息肉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及时治疗能使结肠癌的发病率降低70-90%,如果等到出现便血或者肠梗阻等症状时再就诊时,往往已经发生癌变了,一旦发生癌变往往需要外科手术,甚至失去手术机会,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必然大打折扣。专家认为只要内窥镜检查所能达到的消化道,均可在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无需开腹,也不用切除病变的肠管,属于微创手术,过程十分简单易行。只有特别大的息肉或者已经癌变的息肉,经评估内镜下不能完整切除的才需要外科手术切除。

在结直肠癌高发的欧美国家,从50岁开始就推荐所有人每年对自然排出的粪便做隐血检查,每5-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及油炸食品;年龄大于50岁;男性吸烟者。此外,久坐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结肠息肉的高危因素。建议这几类人每年做一次电子结肠镜,及时发现结肠息肉,早诊早治,以防癌变。









































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姳澶氬皯閽?
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237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