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肠息肉切除术后的肠道管理

时间:2016-12-20 1:54:05 来源:肠出血

“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平时工作繁忙,胃肠不适是多年的老问题了,难受了就去楼下消化科拿点奥美拉唑,吗丁啉,消化科同事叮嘱我规律饮食,但是,医生这行其实很难做到,后来发现了肠息肉,虽然已经切除了,但是息肉有癌变的风险,我开始担忧自己的健康了。”

T女士,妇产科医生,平时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常年便秘,产气多,吃甜食胃酸,痔疮,常常口腔溃疡。年8月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三处,行肠息肉切除术。

T女士求助于功能医学医生,医生在详细的询问了病史及症状后,对她进行了以下检测:

① GI全面胃肠道菌丛和功能综合检验

② 慢性食物过敏检测

③ 血常规

1GI全面胃肠道菌丛和功能综合检测结果:

胃肠道功能正常既是保证良好营养状况的关键,也会促进身体各个方面功能的平衡。GI全面胃肠道菌丛和功能综合检验针对影响胃肠道健康的90类微生物作定性定量,包括有益的微生物菌丛、机会致病菌、霉菌和酵母、和寄生虫感染;肥胖指数,耐药基因;以及10项胃肠功能的生化指针:短链脂肪酸,炎症,免疫功能,酸碱值,潜隐血,尿红细胞,消化,吸收。结果提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菌群失衡:普氏菌属过高提示T女士存在口腔或喉咙感染。梭菌属会使体内腐败加速。体内微生物作用于以消化食物,影响卡路里产出,改变肠道内菌群状况也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度和口服葡萄糖耐量。建议减少劣质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多摄入新鲜蔬菜和高膳食纤维食物。可能需要使用抗菌制剂和补充益生菌从而达到肠道菌群的平衡。

2)菌群多样性偏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与肠道健康有关,多样性偏低与多种慢病相关。

2慢性食物过敏检测结果:

慢性食物过敏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于食物的成份或原料产生过度的反应,通常是由蛋白质引起。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以下八大类:牛奶、蛋、花生、大豆、坚果类、小麦、鱼及甲壳类海产。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种类的食物也会引起一些人的过敏反应,但以上八大类食物可含括约90%的案例。此项检测发现T女士对多种食物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过敏。

3血常规检测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体内存在慢性食物过敏。

根据T女士的检查结果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都偏低,肠道菌群对于胃肠粘膜有很多的保护作用,肠粘膜屏障被破坏,未被充分消化的食物大分子透过肠壁粘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多种食物过敏。加上长期便秘,肠道坏菌发酵,产生有害物质刺激肠粘膜,肠粘膜反复受损导致软组织增生形成息肉。

治疗方法

功能医学采用5R疗法来干预

干预效果:

年8月底T女士开始功能医学治疗,第一周出现轻微大便次数增多,第二周起大便成形,每天一次,食欲逐渐好转,胃部不适症状减少,口腔溃疡未复发。年,7月T女士复查无痛胃肠镜,息肉未复发。

通过对T女士的治疗经过我们可以发现,肠道息肉产生的原因与肠道菌群失调、慢性食物过敏、肠粘膜屏障功能破坏、过度的精神压力、免疫失衡等因素有关,通过对肠道的调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胃肠道环境,对于胃肠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和肿瘤的预防,整体机能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而功能医学采用的5R治疗方法对胃肠道环境的改善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428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