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膜基本病理变化之炎细胞

时间:2017-2-10 0:52:50 来源:肠出血

猴年大吉

提供:石雪迎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医院病理科

1密度1正常

(1)疏松分布,表层底层

(2)淋巴细胞聚集灶或淋巴滤泡,2个/2mm

2密度增加

见于各种肠道炎症

2分布

比密度更易辨认

(1)弥漫连续vs局灶间断

(2)表层vs底层

3炎细胞类型

1、淋巴细胞:Basallymphoidaggregates

2、浆细胞:Basalplasmocytosis

提示:慢性炎症

3、中性粒细胞:隐窝炎、隐窝脓肿

4、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正常:散在,多少不一,但少于淋巴浆细胞

增多:提示感染、过敏、药物、IBD、嗜酸性胃肠炎等

5、组织细胞

(1)肉芽肿

干酪样

上皮样

(2)多核巨细胞

(3)吞噬粘液细胞

(4)吞噬脂类细

吞噬细菌、粘液、脂类、色素……

6、中性粒细胞

表面上皮内、固有膜内

隐窝上皮内(隐窝炎)、隐窝腔内(隐窝脓肿)

提示: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活动期

石雪迎教授简介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胃癌及癌前病变、大肠癌、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编纂了《肠镜活检常见疾病及一般报告模式》及《消化道肿瘤取材及报告规范》等系室常规工作手册,并利用科室较强的科研平台,推动开展了大肠癌k-ras、B-raf基因突变及MMR缺失状态检测,成为国内较早开展这些检测项目的单位之一,为肿瘤的准确诊断和临床实施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负责病理科免疫组化室质量控制和抗体管理工作期间,整理编纂了科室百余种免疫组化抗体的使用和常用鉴别诊断手册,并定期更新。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一项,并参与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作为第三完成人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各一项。在本学科国内外一流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译专业著作1部,参编或参译4部。

过年好?长按







































怎样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537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