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是指新生10日龄左右的犊牛所发生的一种以消化不良、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胃肠消化道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夏末、秋初气候多变季节多发,发病率高、哺乳期犊牛更容易发生腹泻,约占犊牛发病率的80%,而且发生过腹泻的犊牛在今后的生长过程中还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对犊牛的发育、生长、成活等有很大影响。
病畜主要以精神沉郁、温度升高、腹胀、腹痛、废食、呼吸短促、急性腹泻、粪便恶臭、间或混有血丝气泡、机体脱水、自体中毒及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极高,严重地危害着牛业的发展,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
目前,国内外在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土霉素、头孢哌酮、诺氟沙星、氟派酸等。虽然抗生素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致病因素多,针对性不强,最主要的是易产生耐药性及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
而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活血化淤、凉血止痢、提高机体免疫力、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特点,并兼有药物与营养剂的双重功效,在治疗犊牛腹泻过程中的疗效显著并具有独特的优势。
1发病病因
1.1非感染因素
1.1.1饲养管理不当
新生犊牛没有及时吃上初乳,抗病能力极低,胃肠功能较弱,使犊牛发生腹泻;当牛群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畅,消毒不严格,奶汁变质等因素都可导致犊牛发生腹泻。
1.1.2环境因素
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致使母牛乳房不干净,乳汁不卫生;或由于犊牛栏舍阴暗潮湿、噪音过大、通风不畅、光照不足、消毒不严、畜舍卫生条件差等因素,造成致病菌感染,引起犊牛腹泻,其因环境不良而导致犊牛发病率在30%~72%?
在季节交替时,气温骤冷骤热,舍内无防寒、防暑、防潮、防风、防雨设施,易使犊牛突然受刺激,引起腹泻。此外,难产、长途运输、改变环境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犊牛腹泻。
1.2感染性因素
1.2.1细菌性腹泻
1)大肠杆菌绝大多数犊牛于5日龄内发病;多种大肠杆菌可引发犊牛腹泻,有些为常在菌,可导致败血症;新生犊牛腹泻的最常见病原菌为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ETEC的菌毛抗原可粘附于肠绒毛表面,其黏附素主要为F5(原名K99);ETEC引发的新生犊牛腹泻发病迅速,病程短,从表现出虚弱、腹泻、脱水至死亡常不超过24小时;患犊常在腹泻前表现出严重的脱水症状,部分病例死亡前无腹泻症状;抗生素治疗多无效,液体疗法可有效降低患犊的死亡率;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也可引起犊牛腹泻。2)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不仅是犊牛腹泻的一种重要病原,也是犊牛败血症的一种重要病原之一,还可引发肺炎;对于犊牛腹泻,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是其重要病原;可用抗生素预防本病;沙门氏菌引发的犊牛腹泻多见于15日龄以上犊牛;患犊粪便内可见血液和脱落的肠粘膜;患犊治疗反应不明显,病程常持续1‐2周;都柏林沙门氏菌感染的患犊,可能使其终生携带病原并向外散播;可从未经巴氏消毒的废奶中分离到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人类(尤其是儿童)接触排菌的患犊,可发生沙门氏菌病。
3)梭菌多种产气荚膜梭菌可导致犊牛腹泻,主要为产气荚膜梭菌B型、C型和D型;最为典型的病例,发病突然,可表现为猝死或虚弱;犊牛死亡前可见急腹痛或神经症状;剖检可见典型的小肠出血症状。
1.2.2病毒性腹泻
引起犊牛腹泻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此外还发现有黏膜病毒和类冠状病毒。感染犊牛以引起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主要特征,体温升高到41~42℃,持续4~7d,精神沉郁,厌食,流涎,鼻镜和口腔黏膜糜烂,舌面上皮坏死,严重腹泻,排泄物呈水样,带黏性液和血液。
1.2.3寄生虫性腹泻
常诱发犊牛腹泻的寄生虫有胃肠道线虫和隐孢子虫,此外还有蛔虫、球虫、绦虫,其中以感染线虫较为多见。感染犊牛发生腹泻的发病率在14.5%,其主要通过寄生虫虫体及其分泌的酶破坏了小肠绒毛造成其吸收功能不良,或直接损伤肠黏膜导致炎症等而引起腹泻,从而使得机体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贫血、最终因衰竭而致死。
1.2.4营养缺乏性腹泻
新生犊牛的机体免疫系统低下,只有依靠母体免疫球蛋白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当机体的蛋白质能量不足或者饲料配方比例不当时,机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时,会引起犊牛腹泻。除此之外,若机体缺乏微量元素铜、硒、铁时,也会引起犊牛腹泻?
1.2.5霉菌和酵母菌
霉菌和酵母偶可见于剖检犊牛的胃部和肠道;通常认为真菌并非犊牛腹泻的原发病原;多由治疗时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导致,偶可见于口服补液治疗后。
2治疗
虽然犊牛腹泻的原因复杂,但其临床表现以肠炎和脱水为主。腹泻犊牛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多非病原感染导致。所以,治疗犊牛腹泻时应以纠正脱水状况和调节电解质平衡为主。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滴注盐水,抗生素除对沙门氏菌引起的拉稀有效外,沙门氏菌感染可以用亨利优或混感急救1+1肌肉注射,其他均没有太大疗效;治疗以母仔同治方式,母牛用母仔安散+农大肠优拌料,犊牛灌服可利干,吸附剂可用活性炭、高岭土等。
3.预防因犊牛腹泻可由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导致,故其预防需从饲养管理、初乳饲喂好环境管理等多方面考虑。
3.1饲养管理预防犊牛腹泻首先应从怀孕母牛开始,首先怀孕后期的母牛日粮中的能量、蛋白、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配比应平衡;其次可在母牛围产期日粮中添加母仔安散+农大一号拌料预防。另外怀孕母牛饲料预防霉变。
3.3初乳饲喂对于部分犊牛腹泻的病原,初乳饲喂管理可有效降低其感染率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
.3.4环境管理新生犊牛需在干燥、干净的环境内出生和生长,以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