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腧穴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合阳
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直下2寸。
穴名释义
合,会和、会集也。阳,阳热之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名。
主治
功能:
舒筋通络,调经止带,强健腰膝。
主治:
1.妇产科系统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前列腺炎;
3.其它:脑血管病后遗症,肠出血,疝痛,腓肠肌痉挛。
取穴方法
俯卧或正坐垂足位,在委中直下2寸,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取穴。
穴位配伍
配腰阳关穴治腰痛。
日常保健
治肩背痛:先找到膝盖背侧的腘窝,也就是平时俗称为"腿弯儿"的地方,在其横纹的中点处取委中,然后在委中直下约2-3指处,也就是小腿背侧正中线上,将拇指立起,与小腿纵线平行,用力点下,注意要极度用力,使局部出现明显的酸胀感,努力上下探查,直到小腿出现麻感为佳,点穴的同时,可以让患者做轻微的晃腰动作,使局部放松,可以迅速缓解腰腿痛。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点合阳治腰腿痛,采用的是“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交叉取穴法,哪边腰痛,就点对侧合阳,双侧都痛,那就两边都点吧!
云少编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