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1.病因病理: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前壁;胃溃疡多见于胃小弯
若引起化脓性腹膜炎,则常见病菌为大肠埃希菌
2.临床表现:
症状:病人突发上腹剧痛(最重要表现),呈“刀割样”,腹痛迅速波及全腹,休克
体征: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反跳痛明显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检查:立位X线检查膈下可见新月状游离气体影(80%,具有诊断价值)另: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不可行胃镜
3.诊断:
既往有溃疡病史(少数无),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加上典型的“板状腹”腹部体征,和X线检查的膈下游离气体,可以确定诊断。
4.鉴别诊断:
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消溃穿孔后消化液沿右结肠旁沟流到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疼痛和腹膜炎体征,可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空腹穿孔,病变部位局限,临床症状轻;24h内空腹单纯性小穿孔
(2)手术治疗:
a.穿孔缝合术(主要术式)
适应症:适用于穿孔<8h,无出血,梗阻并发症,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
b.胃大部切除术:
适应症:穿孔>8h,有溃疡其他并发症
方式:腹腔镜方式(穿孔时间短,估计腹部污染轻微)、开腹方式(穿孔时间长,轨迹富强污染重者)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1.病因病理: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多位于球部后壁
胃溃疡出血多位于小弯
(其他易合并出血的溃疡:球后溃疡,幽门管溃疡,胃泌素瘤,应激性溃疡,吻合口溃疡等)
2.临床表现:
症状:临床表现与出血速度相关。出血量少者可仅有黑便(柏油样便)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者可伴呕血,且色泽红。出血更甚者可出现晕厥和休克症状。
体征:肠鸣音增强
检查:胃镜检查(急诊):可明确出血部位;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明确出血部位
3.诊断:通常有溃疡病史,消化道出血
4.鉴别诊断: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通常有肝硬化病史);胃癌;应激性溃疡
5.治疗:
(1)非手术治疗:(大多经非手术治疗可治愈)
方式
a.一般治疗:补充血容量;放置胃管(注入去甲肾的生理盐水,并夹管约30min,每4~6h可以重复);药物治疗
b.胃镜治疗
(2)手术治疗:(约10%的病人非手术治疗无效需行手术)
适应症:1,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出血速度快,短期内出现休克症状者;3,高龄病人伴有动脉硬化,出血自行停止可能性小;4,地处偏远,无血库或血源者;5,经过非手术治疗出血已停止,但短期内可能再次出血者
方式:出血部位的贯穿缝扎术、胃大部切除术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1.病因病理:
引起幽门梗阻的原因有痉挛,水肿和瘢痕,通常三者同时存在。
痉挛和水肿引起的幽门梗阻可逆,但瘢痕性幽门梗阻需手术介入(是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症)
可造成病人脱水,水电解质好酸碱失衡(低钾低氯碱中毒),营养障碍
2.临床表现:
症状:腹痛和反复呕吐(主要表现),呕吐物为宿食,不含胆汁
体征:上腹部可见胃型,晃动,胃蠕动波。可闻及“振水声”
检查:上消化道造影:6h仍有钡剂残留提示胃潴留,24h仍有残留提示瘢痕性幽门梗阻;盐水负荷试验:空腹留置胃管,注入生理盐水ml,30min后>ml提示幽门梗阻
3.诊断:病史;临床表现;检查
4.鉴别诊断:需区分是水肿性还是瘢痕性幽门梗阻
5.治疗:
(1)非手术治疗:(先行非手术治疗)
方式:放置胃管;高渗盐水洗胃;补液,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和营养
(2)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症状未能缓解可考虑)
适应症:瘢痕性幽门梗阻
方式:胃大部切除术(首选)(术前需进行全身准备);亦可迷走神经肝切除术+胃窦部切除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