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出血,可能就是肠道息肉惹的祸

时间:2017-8-14 16:11:41 来源:肠出血

肠道息肉是一个常见的疾病

很多在消化科或者普外科就诊的

病员朋友

在拿到肠镜报告时

面对一个肠道息肉的诊断

而不知所措

那么什么是肠道息肉呢

肠道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的病变,通俗讲,是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

如果我们肠道内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少部分肠道息肉患者会出现大便出血,大便带有粘液,或者腹痛腹泻等消化道表现,因此很容易被忽略,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

肠道息肉的病因还不明确,大多与饮食因素有关,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人群更易患肠道息肉,而多进食富含植物纤维的绿色蔬菜、水果等可减少息肉的发生,当然也有部分遗传因素在内。

肠道息肉虽然常见,但不积极治疗仍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后果,肠道息肉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引起以下不适,这些不适发生时要注意癌变的可能:

肠腔狭窄,大息肉占据肠腔空间,可能会引起局部的狭窄;

便血,这往往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

大便形状变化: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大息肉靠近肛门,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不规则,有时还附着有血痕;

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或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

息肉会不会变成肠癌?

这是很多病友关心的问题,我们说息肉分为几个种类,其中腺瘤性息肉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

80%以上的大肠癌都是从腺瘤一步步“进化”过来的:小腺瘤→大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

结直肠癌(即大肠癌)的症状较隐匿,在疾病的早期,有时甚至疾病的晚期阶段,患者可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以至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因此,定期的肠道健康检查尤为重要。一般有两种常用的检查方法:

直肠指检:一旦发现自己大便带血或大便发黑了,需要及时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70%以上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肛门指检都可以发现。

肠镜检查:这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但很少人选择主动做肠镜健康检查,主要是因为对大肠癌缺乏认识,对肠镜这种侵入性检查方法感到恐惧,反而恰恰耽误了病情。

得了大肠癌是不是就是“没救”了?

随着医学及外科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步,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涉及肿瘤生成的遗传学机制被更好地认识了。

因此,人们可以更早地发现病灶,手术技术的提高,尤其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很多以前无法切除的肿瘤可以完成切除,达到更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同时高效化疗药物以及生物靶向药物的出现,使结直肠癌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因而,患者的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许多患者可以得到治愈。

因此,大肠癌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早期发现,积极治疗。

供稿

朱建伟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陈善良

责任编辑

施琳玲

邮箱

.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bqzd/726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