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女性萧淑慎去年2月就发现,刚开始还以为是运动造成的肌肉拉伤。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体内有8.5公分长的恶性肿瘤。但幸运的是这段肿瘤是在十二指肠的地方,而不是胰腺,之后萧淑慎便听从医生意见,立马住院并接受靶向药治疗,先尽量减小肿瘤的直径。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做切除手术,在此期间萧淑慎在短短几个月身材暴瘦,体重少了近20斤,可以想象过程的痛苦程度。
我们从小到大会经历很多种腹痛,
很多人根本区分不出来到底是哪里痛、
或什么样的痛。
玖沐有个朋友总是觉得自己胃痛,还有晕眩、恶心和呕吐的状况,平时总是准备一堆胃药、益生菌等,可是一直没什么改善。直到她发现自己掉头发越来越厉害,就去看了医生,竟然发现自己患了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有慢性的出血状况。
怎么区分胃溃疡的疼痛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呢?
其实胃溃疡和胃酸的关系并不大,反而十二指肠溃疡跟胃酸比较有关。胃酸浓度越酸的时候,十二指肠就会越痛。
所以十二指肠的痛经常是“空腹痛”,因为空腹时胃酸比较强。比如,如果你有睡觉时半夜痛醒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
如果你经常吃完东西感到上腹部不舒服,很有可能是胃溃疡。因为食物吃下去之后会与胃黏膜做摩擦,胃黏膜已经受伤了,再做摩擦就会产生疼痛。
像萧淑慎之前将癌症痛误以为自己的人鱼线肌肉拉伤痛,那么如何区分肌肉拉伤、肠胃发炎和消化系统肿瘤之间的疼痛区别呢?
1.肌肉拉伤的痛比较偏体表,而且痛点很明显。当我们做某些姿势改变的时候,由于牵扯到腹部肌肉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不过前提是这段时间你有做一些肌肉训练、剧烈运动等。
2.肠胃发炎引起的疼痛是找不到具体痛点的,且属于叫深层次的疼痛,一般会用闷闷的、胀胀的来形容这种痛。通常跟吃东西有关联,比如空腹痛或吃饱痛。
3.而肿瘤的形成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所以刚刚形成的时候一般是没有疼痛感的,直到它到后期疼痛感才会出现,而且是越来越痛,无法缓解。与此同时还会伴随其他症状:胃口变差、精神不好、体重越来越轻等。
所以要提醒大家,
如果产生腹痛,
无论是哪种,
医院检查,
千万不要觉得没有问题拖着不
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哪些人群或拥有哪些习惯的人是肠细胞癌变的高发群体呢?
1.50岁以上的男性
2.经常抽烟喝酒的人
3.吃很多加工肉食、腌渍类和高盐食物的人
4.有家族遗传的息肉症候群
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加工类肉食”的危害。
火腿肠等加工的肉类食品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所以可能导致癌症发生。里面还含有各种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剂量下使用没有关系,但是混合起来使用、没有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剂量下使用,可能会有很高的毒性,甚至可能致癌。还有,里面的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会使人体肝脏负担过重。此外,火腿等加工类肉食品大多为高钠食品,大量食用会摄入过高盐分,造成血压波动、肾功能损害。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经常吃加工肉制品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患前列腺癌、胰腺癌等的风险也会增大。香肠食用量过高会使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增加72%,死于癌症的风险增加11%。部分研究还提示,加工肉制品可能与乳腺癌的风险相关。
所以玖沐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再吃加工肉类食品了!
心正意诚,则身修而天下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