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和预防策略

时间:2021-9-30 7:47:33 来源:肠出血

国内大肠癌高发,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经济发展,饮食西化,大肠癌发病率更高,而且年轻化。我们有必要确认自己和家人是不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一、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大肠癌发病率增高,45岁以上人群大肠癌高发。不管你有无症状,有无大肠癌家族史,45岁以上人群都属于大肠癌高危人群。你到了45岁即使没有症状,也该做一次肠镜检查。2.40岁以上肠道症状超过2周?大便习惯改变。与过去比较大便次数发生改变,增多或减少,发生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大便形状改变。与过去比较大便变薄、变细、大便表面出现凹痕;?大便性质改变。发生便血、大便粘液增多;?腹部固定部位疼痛。年龄40岁以上,近2周出现上述任何一条症状,你就是大肠癌高危人群,有必要立即做一次肠镜以明确病情。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是大肠癌的癌前疾病,大肠癌发病率较普通人群增高,尤其病变范围广泛者、幼年起病者、病史时间较长者。溃疡性结肠炎病史长达10年以上者,尤其病变范围广泛者,是结肠癌的高危人群。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大肠癌可以多中心发病,就是大肠多个部位可以先后发病,大肠癌手术以后不仅吻合口癌症可以复发,剩余的大肠也可以发生癌症。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大肠息肉大多数是腺瘤,容易癌变,大肠癌90%以上是由大肠腺瘤癌变而来。大肠腺瘤摘除后大肠内环境没有改变,摘除部位腺瘤可以复发,其余大肠也可以发生腺瘤。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少部分大肠癌是遗传性大肠癌,可以遗传给子女;更多的大肠癌是有明显遗传倾向,就是遗产因素决定了容易患大肠癌,再在外界因素作用而发病。饮食不当是大肠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同一个家族中往往有相同的不良饮食习惯。因此,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孙辈都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7.遗传性大肠癌患者20岁以上的直系亲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其有特定基因异常,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0岁以上者就容易发生大肠癌,这叫遗传性大肠癌,是一种已明确会遗传的癌。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20岁以上者就容易发生大肠癌。

大肠癌筛查的主要手段是肠镜检查,对高危人群有必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能及早发现大肠癌或癌前病变(大肠腺瘤),早期治疗,可以获得治愈机会或阻止大肠癌发生。

二、大肠癌预防策略

大肠癌有明显遗产倾向,又有多种发病因素,做到以下几点可有效减少大肠癌发生,对大肠癌高危人群尤其重要。1.运动运动可增强抵抗力,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运动,每周五次每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2.控制体重肥胖是大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积极锻炼,控制饮食,避免肥胖。3.健康饮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尤其要控制红肉(猪牛羊)的摄入量,减少烟熏烧烤油炸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4.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可能对预防大肠癌有效,老年人往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有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需求,若没有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可以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可预防大肠癌发生风险。但使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经过医生的评估,不能擅自使用,以免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险。5.戒烟吸烟对消化道有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会明显增加大肠癌发生,必须戒烟!本文参考: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医院发布的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按个“在看”再走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ccxcs/12635.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排行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脾肿大伴有脾……【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