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预防大肠癌,医生有话要说

时间:2021-10-16 17:30:52 来源:肠出血

大肠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它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癌症杀手排行榜的老二一度所向披靡、无人能当打是打不过的但咱躲得过的

大肠癌总是悄悄地来

研究表明,80-95%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慢慢演变而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年以上,也就是说,肠癌一开可能只是一个息肉,如果能在息肉阶段进行阻断,就能将癌症扼杀。所以通过肠镜发现并摘除肠息肉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大肠癌患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大肠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便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仍有一半的几率会发生转移。因此,大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警惕4种症状

01

便血

便血是大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轻者偶尔有少量出血,重者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

腹痛

02

隐痛:可能是首发或突出症状;绞痛:当大肠癌合并糜烂、梗阻或继发感染可出现明显绞痛;阵发性绞痛:进一步发展将可能是肠梗阻性腹痛,即阵发性绞痛。当老人出现这种症状时,要警惕可能是大肠癌。

03

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次数增加比如原来每天大便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3~4次。或者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粪便性状改变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大便变软的变细了。

贫血

04

老年病人,尤其是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大肠癌的可能性。

大肠癌偏爱40岁以后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40岁以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据统计,大约有75%的大肠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因此,人们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

大肠癌可预防

应定期筛查、体检

及早发现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并积极干预治疗,是降低结肠癌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因此,早期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好的手术技巧也比不上肿瘤的早期发现。定期的筛查体检可以在早期及时发现,有以下三种方式:直肠指诊: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肠镜检查:肠镜可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

大肠癌早期发现可根治

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肠镜下如果发现息肉——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肠息肉病——可直接摘除,阻断癌症的发展。早期大肠癌可做内镜微创手术,如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术),让患者得到根治性的治疗,术后生活质量高,长期生存率高。大肠癌发展到晚期则是致命的,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确诊后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仍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仍会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不同的人群应接受不同的筛查方案饮食习惯良好的人:推荐45-50岁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一般每5-10年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大便隐血和肠镜。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习惯的人:最好提前5年到40-45岁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检查一次。

做肠镜怕痛?

可选无痛肠镜

无痛肠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检查,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无痛肠镜检查时注射的短效麻醉剂,可彻底消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恶心、呕吐、疼痛等不适,同时还能提高检查质量。患者一般在检查结束后5~10分钟清醒,检查后约30分钟,完全清醒。

END

编辑:宣传科审核:消化内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ccxcs/12699.html
热点排行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脾肿大伴有脾……【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肝硬化出血怎么办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有  ⑴肝腹水;  ⑵上消化道出血;  ⑶……【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