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指出: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脑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60%~80%[2]。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筛查、积极干预效果显著。抗血小板聚集在脑梗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明确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符合溶栓指征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Ⅰ级推荐,A级证据)。目前,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且出血后的治疗就会比较矛盾,甚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如何充分发挥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是临床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