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集美的朱先生平时身体强壮,但数天前无故出现解鲜红色血便,朱先生怀疑自己是胃出血,医院检查,但是做了胃镜检查并没有发现出血病灶,医生建议朱先生行结肠镜检查,朱先生感到麻烦,拒绝医生的建议后回家休息,不料返家后不久又再次出现便血,朱先生赶紧赶到我院要求住院治疗。住院当晚,朱先生即再次出现解大量鲜血便,并出现全身冷汗,神志不清等休克症状,值班医生考虑肠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可能性大,紧急将朱先生送至消化内镜室,我院内镜室何洁主任决定立即在严密生命支持下行急诊肠镜检查,然而进镜后经过仔细冲洗与观察,结肠镜下未发现出血灶,何洁主任考虑出血部位来自小肠,小肠是人体中最长的消化管道,成人全长约5~7米,它是人体内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小肠走向迂回重叠,且远离口腔和肛门,常规胃镜及结肠镜无法到达,而消化道造影往往对病灶分辨不准确,使得小肠疾病一直是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瓶颈,可是如果找不到出血灶,患者就有随时有再发大出血危及生命可能,何洁主任果断决定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经过耐心细致的检查,终于在患者回肠发现一个小肠憩室及憩室旁破裂动脉,出血灶找到了,经过手术切除病灶,朱先生目前恢复良好,准备春节前夕出院返家。
据何洁主任介绍,以往小肠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如全消化道钡餐、小肠气钡双重造影、CT等,这些检查解决了临床部分问题,但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无法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小肠镜的问世,开辟了小肠疾病检查的新领域。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目前用于小肠疾病诊治的最新技术之一,双气囊小肠镜通过两个气囊固定小肠管,利用内镜和外套管交替插入,从而完成小肠的检查,画质清晰,诊断性能良好。在诊断方面,小肠镜检查能观察病变形态,对小肠疾病取病理活检,明确病因;在治疗方面,可对出血性病变进行镜下止血治疗,因为是直视下治疗,准确性高,还可以在镜下进行息肉的切除治疗等,为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慢性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经胃肠镜、消化道钡餐等检查无法找到病因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