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醫是半個心理醫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腺体萎缩、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屬中醫“胃脘痛”“痞滿”範疇。其臨床上常見病程遷延反复,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厭食、飽脹、噯氣、腹瀉、噁心及進食有關的上腹部疼痛症狀。
腸化生又稱胃粘膜腸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情況下轉變為腸粘膜上皮及腺上皮,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重要病變。近年來,國內外多數學者認為腸化的上皮生物學性狀與胃癌相類似,均具有分化不成熟、基因表達異常及細胞分裂增殖功能旺盛的特點,與胃癌的發生關係較為密切,被視為癌前病變。因此治療腸上皮化生,使化生的腸腺逆轉,是預防胃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中醫機理上,其發病多與飲食不潔,勞倦太過,情志不暢,先天禀賦等有關。治療的方向主要以辨證為主,個人覺得應以清熱燥濕,健脾理氣為主要方向,並以調和陰陽為內在方針。
中醫內科常見證型:1.飲食內停證(保和丸);2.痰濕中阻證(二陳平胃散);3.濕熱阻胃證(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4.肝胃不和證(越鞠丸和枳术丸);5.脾胃虛弱證(補中益氣湯);6.胃陰不足證(益胃湯)。
針灸處方: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等。治療時間:3天1次,每次30分钟,5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6个疗程。
經過三個月治療後,針藥效果及單純用藥效果對比:
PS:圖片資料來源中國知網
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常心,切勿焦急,做好長時間用藥的準備。在平時,應忌辛辣冷飲生鮮,勿貪一時口腹之欲。平時三餐應以稀飯為主,飲食清淡。
現代中醫是在退步嗎?
六只羊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