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炎作为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尤其是7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常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者胃肠道感染之时或者之后,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多见于脐周或者右下腹疼痛,时发时止,经按摩腹部可稍加缓解,有时伴有发热、呕吐或者便秘等症状。
儿科门诊中感染患儿特别多见,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那么肠系膜淋巴结炎就作为最常用的诊断,很多儿科医生及家属把该病当作“大病”来治疗。
何谓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同于肠系膜淋巴结炎么?
实际上,目前关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肠系膜淋巴结炎二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B超探及2个以上淋巴结回声,并且长轴直径10mm或短轴直径5mm,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者即可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有以下情况可考虑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①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②有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③腹痛发作间歇期多数患儿感觉良好,经解痉、驱虫、保护胃粘膜治疗无效④腹痛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部位不固定⑤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⑥腹部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不等同于肠系膜淋巴结炎,仅凭腹部B超诊断其实并不可靠,可能会存在过度诊断与一定程度的误诊。因小儿淋巴系统发育旺盛,正常儿童彩超检查亦可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腹部淋巴结大在儿童中很常见,不应以此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上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多数情况是在合并其他感染时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肿大、增生,所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以认为只是一“症状”而已,而不是“病”。因此,即使儿童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炎我们也不必扩大化治疗,更不必要把它当作大病来看待。
那么如何进行治疗及预防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不治自愈。临床中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如果患儿腹痛不剧,无其它严重不适,可让孩子清淡饮食,喝适量温开水,热敷或者轻揉腹部等;如果腹痛剧烈,合并其他病症,应及时就诊,排除其他疾病后,可给予适宜抗生素、益生菌及具有软坚散结和行气化痰的中成药辅助治疗。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预防同其他疾病的预防一样,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多做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注意饮食卫生,忌过食生冷瓜果,忌雪糕、冰淇淋等冷饮,少喝饮料,不吃零食,不暴饮暴食;注意气候变化,避免感受外邪;注意腹部保暖;餐后稍作休息,勿剧烈运动。
参考文献[1]张莉娜,金玉.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9(05):-.
[2]马学梅,李小玲,王佐佑.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4):-.
[3]陈耀华.浅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3.
[4]白玉作.从外科角度谈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治经验[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9(05):-.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