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大肠杆菌病

时间:2022-5-30 20:00:23 来源:肠出血

克山农牧技术服务KSNMJSFW

一、概述兔大肠杆菌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爆发性、死亡率极高仔兔和幼兔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其血清型有多种,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内源传染或消化道感染。

二、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感染1-3月龄的仔兔,特别是断奶前后仔兔发病率较高,成年兔偶见感染发病。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原菌属条件性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长途运输、环境潮湿、饲养管理不当、日粮结构不合理、饲草腐败变质、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可导致该病发生流行。另外其他疾病如沙门氏菌病、梭菌病、球虫病等发生时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大肠杆菌大量增殖并产生毒素而继发大肠杆菌病。

三、临床特征潜伏期4~6天,最急性病兔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病兔初期精神沉都,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粪便细小,成串,外包有透明,胶冻样粘液,随后出现水样稀粪,病兔四肢发冷,磨牙流涎,眼窝下陷,迅速消瘦,1~2天内死亡,死亡率很高。

四、病理变化胃膨大,充满多量液体和气体,胃粘膜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充满气体和混有胆汁的粘液,大小肠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液体,并伴有气泡,肠道粘膜和浆膜充血,出血,水肿,胆囊扩张,粘膜水肿,肝脏及心脏局部有小坏死病灶。

五、实验室检查兔大肠杆菌病确诊需要作细菌学和血学检查,可用培养基培养结肠,盲肠内容物,分离出纯大肠杆菌,再用标准血清作凝集反应,确定其血清型。

六、预防加强日常卫生防疫措施,消除各种降低机体抗病力的应激因素。仔兔断奶后饲料必须逐渐更换,不要突然改变;常发生大肠杆菌病的兔场,平时饲料中含蛋白质不宜过高,保持足够的粗纤维成分,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可用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苗进行预防注射。

七、治疗分离大肠杆菌做药敏实验以决定用适宜的药物,可选用的抗生素有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脒、复方新诺明、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以及青霉素等。

来源:克山县农业畜牧综合服务中心

编辑:张永太

核稿:张静全

责编:胡彦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ccxwh/13385.html
热点排行
消化道出血会致人死命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