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本轮疫情累计报告342例本土确诊,重

时间:2024/4/4 14:37:36 来源:肠出血

明日天气

阴到多云,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有短时小雨夹雪或小雪,明天多云到晴。偏北风5级阵风6-7级,沿江沿海地区6级阵风7-8级,今天半夜转西北风4-5级阵风6级,沿江沿海地区5级阵风6-7级。明天最高温度3度,最低温度零下2度,有薄冰,郊区零下4度到零下2度,有薄冰或冰冻。明天相对湿度40%-75%。火险等级气象指数:4级,易燃。

今日新闻速览

上海3大预警齐发

夜里东部沿海仍有雪

上海中心气象台年12月25日17时00分发布低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本市明天早晨市区最低温度零下2℃,有薄冰,郊区零下4℃到零下2℃,有薄冰或冰冻。地表潮湿路段易出现道路结冰现象,请注意防范。

目前,寒潮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依然高挂。

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最新预报,今天夜间,上海东部沿海地区仍有短时小雨夹雪或小雪天气。想要看雪的小伙伴们可以留意一下。毕竟,上海明天就转多云到晴了。

受强冷空气影响,上海从昨天下午开始气温明显下降,今天白天徐家汇最高温度4.5℃,与昨天相比下降了10.5℃。不过,最冷的时候还没到。

根据预报,上海明天到下周三有持续低温天气,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27日早晨,最低气温市区零下3℃,郊区零下6℃到零下4℃,有冰冻或严重冰冻。地表潮湿路段易出现道路结冰现象,但路面整体较干燥,不会出现大面积道路结冰。

陕西通报:本轮疫情重型4人

今天16时,陕西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场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12月24日0-24时,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8例(西安市75例、延安市2例、咸阳市1例)。自12月9日以来,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西安市例、延安市7例、咸阳市5例),目前全部医院,其中,重型4人,普通型人,轻型人;60岁以上40人、最大年龄90岁,18岁以下27人、最小年龄1岁。不仅有孩子、老人,还有孕妇。目前,在院患者总体病情平稳。

西安新增4个中风险地区

12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召开第36场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按照相关规定,自年12月25日起,西安市新增中风险地区4个。截至目前,西安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个,除已公布的高、中风险地区外,全市其他区域仍为低风险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陈全国同志不再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马兴瑞同志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确诊奥密克戎的江苏小伙核酸已转阴

“医院回来,拿到了最新的核酸检测报告,今天太开心了,因为核酸检测终于是阴性了。”昨天下午,在南非先后感染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的江苏小伙小郝给记者发来了他最新的核酸检测结果,“这次感染已经23天了,现在终于痊愈,最想做的是赶紧回国。”

俄罗斯驻乌克兰领事馆遭袭,俄方:这是恐怖主义!

据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24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有人向俄驻乌克兰利沃夫领事馆投掷燃烧瓶。俄方对此表示抗议,并斥其为恐怖主义行为。据报道,事件发生后,俄外交部召见了一名乌克兰官员,并要求乌克兰当局就此事道歉。另一方面,乌克兰利沃夫警方表示,他们已经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但并不认同这是一起恐怖主义事件,而将其称为“流氓行为”。

印度疫情死亡人数恐被严重瞒报,实情或令世界震惊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23日报道,新的研究显示,印度在第一波和第二波新冠疫情期间的死亡人数可能被严重低估,实际数字可能比官方统计的高出12倍,即超过万人。报道称,如果这个数据准确,印度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新冠疫情累计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超过美国的81.1万人。

生活提示

上海开启“低温速冻”模式

防寒防疫专家来支招

寒潮来袭,今天上海开启“速冻”模式,傍晚发布低温黄色预警,不少网友直呼“被冻哭”。佳节将临,又遇寒潮,市民该如何防寒防疫?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多家医疗机构专家,为市民支招健康要点。

气温骤降最要呵护心脑血管

上海交通大医院内,急诊患者就诊数量较寒潮之前激增约30%。急诊科主任毛恩强带来一组数据,“昨日傍晚6时左右,上海气温明显下降,直到今天下午3时左右,仅急救室就接到50余辆急救车送来的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急诊在这21小时内,接诊了余人次。”据悉,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毛恩强提醒,气温骤降时,尤其需要注意对血管的保护,“高血压患者平日一定要规律服药,当气温剧烈变化时要注意增减衣服,同时避免户外活动,以免血压剧烈波动。”

来自市急救中心的消息:往年寒潮来临时,急救患者会明显增加,分析病因主要有心梗、心衰、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肺炎、哮喘、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

为何气温降低会诱发这些疾病?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资深一线医生戎进解释:低温会刺激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同时会令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现血栓,原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容易发病。低温还会刺激鼻黏膜、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保暖防滑小心存在安全隐患

瑟瑟发抖的寒冷天气中,防寒保暖固然重要,但防寒保暖工具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需要注意电热取暖器不可覆盖,出门前应关闭,避免酿成火灾。此外,寒潮来袭经常伴随大风,市民应当提前清理阳台或窗台上可能坠落到楼下的物品,在室外行走时也要注意高空坠物风险。

市健康促进中心专家还提醒:如遇结冰天气,市民出门时应尽可能换上鞋底有深齿、防滑、保暖的平底鞋,女性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出行时要注意地面、脚下,尽量慢行,谨防滑倒。

如不小心滑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这种摔倒姿势最易造成手臂骨折,可将身体顺势倒地,因衣服厚实,不易造成损伤。

一些小窍门要记牢: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轻微活动明确疼痛部位,大腿或手腕部骨折时人还能勉强活动;但如果颈胸腰椎处着地,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因为椎体骨折后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关节脱位甚至更严重的危害。此时应尽快呼救、拨打,寻求医院就诊。

气温骤降消化道疾病易高发

元旦小长假即将来临,一般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晚上,接诊醉酒患者数量会明显增多。戎进告诉记者:“醉酒即急性酒精中毒,要注意这是一种中毒症状,不受意志控制。”

如果醉酒者倒在室外无人处,长时间处于低温下可能会威胁生命,非常危险。减少饮酒是防止酒精中毒最好的办法,大家也应当尽可能陪同醉酒同伴,送其安全到家,不要放任醉酒者独自一人离开。

医院专家也提醒:消化、内分泌系统慢性病患者,面对寒潮侵袭不可掉以轻心。专家解释:消化性溃疡与寒冷有着不解之缘,气温降低会引起人体迷走神经的兴奋,迷走神经主要作用于呼吸和消化两大系统,后者可促进胃酸分泌。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盐酸是胃酸重要成分,胃酸分泌过多、消化道黏膜防护功能下降,是引发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

平时就有胃病的患者,寒潮来临时不可大意,务必注意保暖(尤其是上腹部)。不仅要避免摄入生冷食物,浓茶、咖啡、浓汤、油炸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也要少吃。一旦有溃疡复发的迹象,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防寒勿忘防疫减少出门保持通风

常态化防疫,市民还应牢记“防寒+防疫”。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专家说,冷空气来临时,市民最好减少出门,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尽量避免出门,在家中要注意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外出,应当戴好口罩,适当增添衣服,并应避免长时间置身户外,减少被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风险。老年人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果有早锻炼习惯,应尽量晚一些出门;出门时戴好帽子、围巾等防寒用品很重要。

最后,近日国内疫情反复,市民日常生活还应不忘“三件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安然度过这个冬天。

今天的播报就到这里了

解放君与你相约明天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ccxwh/14488.html
热点排行
消化道出血会致人死命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消化道出血会致人死命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消化道出血会致人死命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