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一位患者,因为长时间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并且大便带血而引起重视,肛肠科主任席作武教授为其做了直肠指检后发现,直肠下端距肛3cm有一质硬肿块,活动性较差,凭丰富的临床经验,席作武教授当即告知家属需要进一步做局部活检,结果证实为直肠癌中晚期。因肿块位置低下,已经无法保肛。而此前王先生单位组织的体检报告中直肠指检写着“放弃”。
这位患者的经历听起来着实让人惋惜,但像王先生这样因疏忽大意造成癌变的患者在肛肠科屡见不鲜。最初的便血只当痔疮看,体检时拒绝直肠指检是最常见的误病原因。
痔,最初的症状多以便血为主,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也有便后滴血或是喷射状出血,重点是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一般数毫升至数十毫升,但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其实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是必须指检。
肛门指检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便血病人进行肛门指检是非常必要并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80%的癌肿可以通过肛门指检被发现,大夫会根据手可触及到各种异物,如较硬、不移动的结节状肿块,或带蒂、可移动的息肉样肿物等来判断是否癌变。
但现实是体检者往往并不能真正做到“全面检查”,认为只有CT、抽血、彩超、磁共振这些检查手段才能真正查出疾病,而放弃一些基本项目的检查。殊不知,不少疾病正是从大家认为不必要的检查中发现的,比如筛查大肠癌的有效方法——直肠指检,而放弃的原因莫过于“难为情”、“嫌麻烦”、“怕疼”等。
在我国,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主要就在于“相见恨晚”,患者贻误了最佳治疗期,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分析大部分已是中晚期,甚至丧了失手术机会危及生命,所以,“痔”与“癌”只是患者做不做指检那一念之间的差别。
相关阅读
肠癌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医院李静
医院胃肠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表示,肠癌年轻化趋势正逐年提高。年轻人的大肠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术后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大多治疗效果不理想。年轻人发生大肠癌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许多年轻大肠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同时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发生大肠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3~5倍。因此,有肠癌家族史的年轻朋友,应注意身体。当发现便血、肠癌出血伴有蛋清样或脓样黏液、排便规律的改变、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症状,尽早行相关检查。
水果刀割痔疮差点要了命治痔疮这些好方法供你选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州40多岁的刘先生半年内用水果刀给自己割了六七次痔疮,随后出现头晕、心悸、双腿肿胀至肚脐等症状,检查发现刘先生因割痔疮失血过多造成严重贫血。医生提示,痔疮是血管团,一旦割到大的血管,很有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治痔疮首选保守治疗
广州中医院肛肠外科赵永昌医师指出,痔疮的治疗一般首选药物保守治疗。
偶有少量便血或轻度痔脱出可通过改善饮食生活习惯、避免排便久蹲等,再选择药物、内痔硬化剂注射等治疗方式控制其症状并避免进一步加重。有些女性病人肛门口会有一些赘皮外痔突起,如无明显不适症状亦可不予手术。
日常温水坐浴可缓解痔疮
坐浴盆内盛半盆温水,水温37~40℃之间;时间在20~3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或便前便后各一次;坐浴后用干软的毛巾擦干外阴及臀部;坐浴后,坐浴盆洗净,放于阴凉通风处;可在医生指导下加入利于血液循环药物,如康复新液。
注意,温水坐浴可辅助治疗痔疮,但不能够根除。
吃芝麻茯苓面治痔疮
苏东坡在《与程正辅书》中记述了用芝麻茯苓面治痔疮的方法。
北京医院肛肠科王锐点评,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长期食用茯苓可增强脾的升清和统血的功能,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的功能,若脾气不升,则可出现痔核脱出的症状。黑芝麻味甘,性平。有滋补肝肾,益血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长服芝麻茯苓面可以起到改善痔核脱出、便血和便秘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功效。
现在人们如果受到痔疮的困扰,有便血、痔核脱出肛门、排便困难的症状也可尝试此法:将茯苓和黑芝麻打成粉状与面粉和在一起做成面条食用。
但直肠肿瘤性疾病也会有便血、脱出、排便困难的症状,医院就诊明确是什么疾病,在自行调理。此外,此法只适用于较轻的痔疮人群,若痔疮较重或医院就诊,而出现肛门痔疮环形脱出嵌顿疼痛的病人也应立即入院行急诊手术,避免拖延日久痔疮坏死引起其他并发症,给进一步治疗增加难度与风险。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