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外科专家:大便出血的原因有5个
一、痔疮:大便带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常与粪便相混,有时伴有痔核脱出,形成水肿,嵌顿时可发生疼痛,严重的痔疮患者可导致贫血。
二、肛裂: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三、直肠、结肠息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染于大便之外。
四、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五、直肠癌: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肠道恶变引发的大便出血,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或暗红色血便,晚期恶变肿的大便有恶臭。
医院外科专家指出,多种肛门直肠疾病会出现便血,应根据发病年龄、便血的方式、多少、颜色及伴不伴有痛疼等症状综合分析加以判断。
如果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色,出血部位多在于上消化道,也就是说,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的可能性居多。
如果血色紫红,混有粘液,并伴有恶臭,应考虑肠道肿瘤,特别是直肠癌的可能。
如果便血呈鲜红色,且成滴状附于大便的表面,那么出血部位大多在肛门或距肛门不远的部位,应考虑痔疮、肛裂、直肠癌的出血。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由于血液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短,血色也可以是鲜红的,这一点需要认真鉴别。
专家提醒:便血不是小病,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便血不治将引发大疾病!
专家指出:大便出血是人体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之一,可涉及全身各器官系统,既可能是上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也可能是下消化道疾病,如直肠息肉、痔疮、肛裂及肛肠部肿瘤等,乃至一些全身性疾病在消化道的表现,如白血病、肾衰竭等。忽视便血的直接后果将使许多疾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五洲公益季——特惠肛肠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