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笔记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

时间:2020-9-8 0:19:50 来源:肠出血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杆菌(Hp)的存在有关。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一、流行病学分布:我国南方多于北方,城市多于农村季节性:秋冬季多于夏季好发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好发于老年人,均好发于男性发病几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1)Hp感染:最主要原因

(2)NSAIDs是导致胃黏膜损伤的最常见药物

(3)十二指肠-胃反流

(4)胃酸和胃蛋白酶

(5)胃排空障碍(九版教材已删除)注:无酸无溃疡,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

2.发病机制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以黏膜屏障(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功能降低为主,即防御因素下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则以高胃酸分泌(胃内pH=2.0而黏膜表皮pH=7.0)起主导作用,即侵袭因素增强。(1)侵袭因素:胃酸、胃蛋白酶、HP感染、胆盐、乙醇、药物等(2)防御因素:粘液、粘膜屏障、粘膜血流量、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补充:1.发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消化性溃疡、胃癌、B型胃炎2.发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胃食管反流病、A型胃炎  3.诱因:应激、吸烟、长期精神紧张、进食无规律等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诱因———————————————————————三、病理改变(1)胃溃疡(GU):典型的多发于胃窦胃小弯和胃角。(2)十二指肠溃疡(DU):多见于球部,以紧邻幽门环的前壁或后壁多见。(3)溃疡镜下观(由浅入深):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纤维组织层。四、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特点:(1)慢性:数年病史(2)周期性:秋冬或冬春(3)节律性上腹痛:餐后痛(GU)或饥饿痛(DU)(4)药物可缓解性:腹痛可被抑酸剂或抗酸剂缓解2.部分患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3.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有胃排空加速现象。4.特殊溃疡(1)复合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活动性溃疡(抗酸剂多无效),幽门狭窄、梗阻发生率较高。(2)幽门管溃疡:早期呕吐,易出现出血、穿孔并发症易梗阻(抗酸剂多无效)(3)球后溃疡:十二指肠球后远端,易出血(抗酸剂多无效),炎症严重时,可出现梗阻性黄(4)巨大溃疡:多见于NSAIDs药物服用史及老年人,球部溃疡直径>2.0cm、胃溃疡直径>2.5cm(抗酸剂多无效)(5)老年人溃疡:表现多不典型,溃疡较大一易误诊胃癌,多位于胃体上部,多无梗阻(6)儿童期溃疡:疼痛多为脐周(7)无症状性溃疡:无腹痛或消化不良症状,常以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为首发症状(8)难治性溃疡:正规治疗而溃疡仍未愈合者五、并发症:出血、穿孔、梗阻、癌变1.出血(1)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2)注意: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扩展:出血的量(1)5ml/d——便潜血(+?)  (2)50ml/d——黑便  (3)ml/d——呕血(4)ml/d——引起症状  (5)ml/d——休克———————————————————————  (3)出血的性质:取决于出血的量和速度、出血的部位,其中最主要的是出血的量和速度。2.穿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⑴急性穿孔:位于十二指肠前壁;胃角和胃小弯多见;易引起急性腹膜炎、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表现为新月形膈下气体(先治病因,再清理腹腔)(2)慢性穿孔:位于十二指肠后壁;出血与相邻组织和脏器粘连;出血多见于慢性溃疡注意:后壁溃疡一一穿透胰十二指肠动脉一一出血3.幽门梗阻:主要见于DU,幽门管溃疡(1)分类①暂时性梗阻(功能性):水肿,痉挛(高渗盐溶液治疗)②持续性梗阻(器质性):瘢痕,粘连一外科治疗(手术治疗)(2)临床表现①呕吐隔夜宿食,腐败,不含胆汁;②呕吐后症状缓解(呕吐后腹胀不缓解的是胰腺炎);③患者因不能进食和反复呕吐出现脱水和低钾低氯性碱中毒;④上腹部空腹振水音和胃蠕动波是其典型体征(对比记忆,液波振颤,腹水过多)5.癌变(1)胃溃疡的癌变率<1%;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做题时默认0癌变)(2)出现下列情况应警惕胃溃疡癌变①病史:45岁以上,有慢性GU史②临床表现:症状顽固、内科8周治疗无效腹痛节律性消失、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贫血、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3)确诊:胃镜活检胃癌的溃疡直径常〉2cm,不规则,呈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常有肿瘤组织出血坏死;边缘不整齐、隆起;周围黏膜皱装中断,呈结节状肥厚六、辅助检查1.胃镜及黏膜活检:是消化性溃疡诊断的言予方艺。胃镜既可以诊断又可以治疗(可镜下止血)。2.X线钡餐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次选检查方法。(1)直接征象:龛影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2)间接征象:局部压痛、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变形、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仅仅提示有溃疡的可能)3.幽门螺杆菌检查:分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七、诊断1.初诊: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疼痛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线索2.确诊:依赖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发现龛影也有确诊价值。九、治疗: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1、抑制胃酸分泌(三入一出)(1)抗胆碱能药:临床上不常用(2)胃泌素受体拮抗剂(3)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等疗程:DU4-6周,GU6-8周)(4)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疗程:DU2-4周,GU4-6周)(5)碱性抗酸药(止痛效果最佳)2.胃黏膜保护剂(1)前列腺素PGE:米索前列醇(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物引发溃疡首选)(2)硫糖铝:覆盖于溃疡表面;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刺激表皮生长因子分泌(3)枸橼酸铋钾:覆盖于溃疡表面;促进PGE合成及分泌HCO3-;吸附表皮生长因子;杀灭Hp———————————————————————补充:NSAIDs相关溃疡的治疗和预防治疗:单纯NSAIDs相关性溃疡停服NSAIDs后,可用常规抗溃疡方案进行治疗。如不能停服NSAIDs,则应选用PPI进行治疗。预防:当病情需要继续服用NSAIDs时,应尽可能选择对胃肠道黏膜损害较轻的要去或应用选择性C0X-2抑制剂,但需要注意后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伴Hp感染者的处理:Hp感染和NSAIDs摄入是溃疡发生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致溃疡机制不同。长期服用NSAIDs前根除Hp可降低NSAIDs相关溃疡的发生率。———————————————————————3、根除Hp:防止复发最有效治疗(对因)治疗方案:①现多采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D+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1?2周)②三联疗法:(1)  质子泵抑制剂:PPD+两种抗生素:(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2)铋剂+两种抗生素:(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四环素、克拉霉素)③根除后复查: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停药4周后复查首选方法4、外科手术的指征①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休克输血)②急性穿孔;③瘢痕性幽门梗阻;④胃溃疡癌变;(溃疡病变异了,体重下降,治疗无效,节律消失)⑤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扩展:腹痛鉴别①十二指肠溃疡:反复上腹饥饿性痛,进食缓解。②胃溃疡:常表现为饱餐痛,进食加重。③穿孔:病史肝浊音界消失刀割样疼痛X线膈下游离气体;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痛可转移,水肿也可转移)④胆囊炎:常为脂肪餐后右上腹绞痛,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⑤胃癌:常表现为上腹隐痛,但缺乏周期性和节律性。⑥胰腺炎:常表现为饱餐后左上腹剧痛,腹膜刺激征明显,持续,无反复发作————————————————————————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jbtx/10660.html
热点排行
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病种之一。上消化……【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病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病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