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胃肠外科成功为一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全大肠切除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本例手术中,杨庆强副教授、陈轩博士、胡正川硕士团队历经4小时,顺利将标本经会阴部切口取出,完成手术,患者腹部仅留下五个钥匙孔大小的戳孔和一个小肠造瘘口。手术遵循TME(直肠全系膜切除)及CME(结肠全系膜切除)原则,干净彻底,清扫淋巴结达81枚,术中出血量不到20mL,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术后,患者恢复很快,第2天就能下床活动,第3天开始进食,7天后康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成百上千个大小不一的息肉,随着息肉的增多、增大,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或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FAP如不治疗,30岁以后癌变几率显著上升,至40岁时癌变几率达%。本病患者的子代患病的可能性为50%,故积极的随访并发现临床前患者非常重要。患者及高危人员应该接受遗传学检查,对基因携带者的临床检查应始于15~16岁或更早,每年接受结肠镜检直至35岁。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对确诊的患者一般提倡早期根治/预防性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结直肠全切除术加永久性回肠造瘘术,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切除、直肠次全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肛管吻合术。对于此类患者,多采用次全大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保留的直肠不超过7cm。该术式避免永久性造口带来的不便,保留部分直肠使得储粪功能和排便功能更为理想,同时对于残留直肠通过指检就可以早期发现复发息肉,方便术后随访复查。本例患者因齿状线处息肉癌变,为达到根治目的而选取结直肠全切除术加永久性回肠造瘘术。
传统全大肠切除需要从剑突下到耻骨联合上长约25-30cm的手术切口,创伤大。而腹腔镜手术的良好视野更有利于全大肠的游离,最终通过会阴部切口取出标本,最终在腹部除几个戳孔外不留明显切口。同时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对脏器的过度牵拉,大大减少腹腔内脏暴露于外界的时间,减少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切口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趋势,西医院胃肠外科已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等多种微创手术,近期还拟开展腹腔镜减肥及糖尿病手术。近五年,胃肠外科腹腔镜治愈胃癌、结直肠癌病人千余例,无论数量、质量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小时完成腹腔镜下全大肠切除术标志着我科腔镜胃肠手术水平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术后腹部情况
患者与医护团队合影
文/图陈轩
编辑:陈栎汀
主审:阮德胜
新闻-
北京最有名的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