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4个诀窍,记住了就容易学了!

时间:2016-11-6 8:27:52 来源:肠出血

针灸的4个诀窍,记住了就容易学了!

中药的不传之秘在计量,而针灸的不传之秘即在深浅。

从而说明深浅对针灸的重要性,根据古人思想及临床经验我们总结了4个指导针刺深浅的要点便于记忆。

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内经》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我们给予进一步延伸“在皮守皮,在脉守脉、在肉守肉”等。

古人是智慧的,他们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惜我们现在很少有人重视。为了验证古人的思想我临床做了大量的实验。

比如带状疱疹的患者,分别采用浅刺、中刺、深刺治疗,效果差异极大。浅刺的时候患者基本可以达到当时见效,止痛效果较好,且疗程短。

而深刺效果明显比浅刺差许多,且治疗时间明显延长。而对于筋骨疾病浅刺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病有浮沉,刺有深浅

《内经》言: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

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

谓春夏为阳。谓阴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阴。秋冬为阴。谓阳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阳。春夏温必致一阴者。

谓下针深刺至肾肝之部。得其气针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谓下针浅刺至心肺之部。

得其气推而内之良久出针。是推内之阳也。故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此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刺远宜深,刺近宜浅

“刺远宜深,刺近宜浅”本言的意思是针和病相距较远宜深刺,针和病相距较近宜浅刺。

比如足三里针刺可以治疗关节炎,因为足三里和膝关节较近所以针刺就要浅,如果针刺足三里治疗胃病就要深刺了,因为胃离足三里较远的缘故。

病轻宜刺浅,病重宜刺深

“病轻宜刺浅,病重宜刺深”古人对这点早有论述,只是我们没有重视罢了。

如《难经》七十一难曰: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滑氏曰:荣为阴,卫为阳。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各有浅深也。用针之道亦然,针阳必卧针而刺之者,以阳气轻浮,过之恐伤于荣也。刺阴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气散乃内针,不然,则伤卫气也。无毋通,禁止刺。

上面的思想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病在表在阳我们就要浅刺,病在表在阳的时候深刺不仅无助于表邪的发散甚至有引邪入内之虞。病在内我们就要深刺,病在内浅刺不能引邪外出。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医针灸疗法

邱雅昌董氏奇穴手法操作教学参考视频

董氏奇穴开班学员导师合影

主讲专家

邱雅昌: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副会长。医院副院长。台湾著名中医针灸专家。董氏奇穴疗法课题研究及授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教授。早年师从董景昌先生嫡传弟子,拜台湾针灸泰斗杨维杰为师,后再拜师中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学习内科疑难重症。15年前医院开创董氏奇穴研究所,善用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各种疑难杂症获得佳绩。

课题介绍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中医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董氏奇穴“五特”概要 

(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邱雅昌董氏奇穴位失音穴讲解视频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著效果。依法取穴,疗效奇特。

邱雅昌董氏奇穴第一部位针灸培训视频

(四)心法特色:

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

、同气相求: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

3、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4、络病理论: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对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五)治疗特色:“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的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里治暴聋;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

学习内容

第一天:

1、董氏奇穴的分布及手法(刺血、倒马、动气与牵引)。

、董氏奇穴的理论与十四经理论比较。

第二天:

1、董氏奇穴一一部位到二二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董氏奇穴三三部位到七七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3、董氏奇穴七七部位到十十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第三、四天:

1、董氏奇穴特殊诊断法。

(一)穴位理论:①奇正接轨论。②针证相对论。③穴位空间论。

(二)配穴理论:①专穴专用。②辨证用穴。③专穴配合辩证

、常见病治疗。

(一)、头面颈项:头部疼痛、眼的疾病、鼻的疾病、耳的疾病、口齿疾病、颜面疾病咽喉疾病、颈项疾病。

(二)、四肢躯干:上肢疾病、下肢疾病。

(三)、胸腹病:胸膜炎、肋膜炎、胸闷、大肠部胀痛、子宫发炎等。

(四)、腰背痛:背痛、肩背痛、脊椎骨刺、腰痛、肾虚腰痛、闪腰岔气等。

(五)、脏腑疾病:心脏病、肝胆病、肝硬化、肝炎、胆囊炎;肺病(肺气肿、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等)、脾胃病(胃溃疡、急性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欲不振等)。肾、膀胱病(肾炎、水肿、肾结石等)。大小肠病(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出血、痔疮、盲肠炎、便秘等)。

(六)、其它疾病:前后阴病(阳痿早泄、龟头炎、尿道痛、遗精、小便出血等)。妇科病(子宫痛、输卵管闭塞、子宫肌瘤、阴道炎、月经痛、难痛、久年不孕、乳房胀痛等)。中风症(昏迷、半身不遂、四肢发抖、中风血压高等)。高血压、黄疸、糖尿、失眠症、发高热、癫痫、感冒、血管硬化、白血球过少、牛皮癣、青春痘、小儿夜哭、食物中毒等。

第五天:

1、疑难病治疗思路,疑难病的治疗没有定法,本班提供一些针对疑难病治疗的思路。

、董氏奇穴放血疗法示范。

3、共同讨论董氏奇穴的学习体会。

八、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医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研修费每人元(包括:资料费、光盘、证书费、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食宿协助安排。

年7月1日—7月6日(1日全天报到)重庆

年7月18日—7月3日(18日全天报到)西安

年7月5日—7月30日(5日全天报到)青岛

报名陈老师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qjm.com/jbtx/1390.html
热点排行
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病种之一。上消化……【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病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病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