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45岁,之前有睾丸癌的病史,接受过放化疗,这是在本次就诊前20年完成的治疗,目前处于临床缓解期。本次就诊的病因是间歇性直肠出血和腹泻。他否认体重下降,从未接受过结肠镜检查。
进行体格检查时,未触及淋巴结肿大或腹部肿块。
结肠镜检查提示在距肛缘10cm处有一3cm肿块病灶。该病灶有一中央脐状凹陷伴突起边缘,未见明显溃疡(图A所示)。内镜超声检查提示中央凹陷处有一低回声肿块,超声边缘平滑。有超声证据提示,尽管有中央凹陷区域,肿块仍局限于黏膜,未扩张到黏膜下层(图B,箭头所示)。
直肠周围区域未见淋巴结。
根据该患者的临床和内镜结果,请大家讨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公布
诊断结果:胃异位于直肠来自病灶中心的活检病理结果证明是纯粹的胃黏膜伴非活动性胃炎。由于患者有症状表现,该病灶应用混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被整块切除(图C所示)。据我们所知,这是首例报道的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移除这种类型的病灶。整块切除的病灶的病理显示胃底黏膜和直肠黏膜之间转化(图D,胃黏膜[箭头所示],直肠黏膜[三角所示])。虽然胃异位于结肠是罕见的,最常见的是大肠异位。
胃异位可能作为单个或多个病灶存在。异位的胃黏膜在直肠是后或侧卧位经常遇到的,距离肛缘5-8cm。它能分散地发生或者与其他先天性畸形结合,被认为是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诱捕。原始肠道细胞内层多种能力与沿着正常器官壁的进行区别,以对局部环境因素响应。异位胃黏膜的组织学表现通常是由外观正常的肠道黏膜包绕有组织的胃黏膜。在这些病灶中尚未报道发生恶性转变[1]。胃异位于肛门直肠可能是无症状的,确诊是顺便的,或者说,其症状包括无痛的直肠出血或腹泻。在直肠异位的胃黏膜可能分泌酸,甚至包含幽门螺杆菌。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和微生物的根除可能需要考虑,尤其是存在溃疡,最终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这个病例强调,当发现边界清晰的病灶伴有中心凹陷和突起边缘,邻近于肛缘几厘米,强调了应该考虑胃异位。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好